https://youtu.be/Ufmu1WD2TSk?si=bDdtNFi9irczEHoV
韓國正在走向終結
這聽起來很殘酷,但韓國很快將在各個方面開始崩潰——人口、經濟、社會、文化乃至軍事。因為數十年來,這個國家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生育危機。而我們可能已經到達了無法挽回的臨界點。到2060年,今天我們熟悉和喜愛的韓國將不復存在。這場崩潰會是什麽樣子?為什麽現在幾乎無法阻止?
人口炸彈
要維持人口穩定,生育率需達到每位女性平均生育2.1個孩子。1950年代,韓國人平均生育6個孩子;1980年代,這一數字降至2以下;而到了2023年,生育率僅為0.72,創下歷史最低紀錄。在首爾,生育率甚至更低,約為0.55。這意味著,這里約一半的女性不會生育任何孩子,另一半則只生一個。
這些數字在現實中意味著什麽?如果生育率維持現狀,那麽100名韓國人將僅生育36個孩子。當這些孩子長大,他們只會生育13個後代,而第三代僅有5人。四代之後,100名韓國人將縮減至5人。
從當前韓國的人口金字塔來看,這一趨勢已經顯現:每4名50歲的人僅對應1名1歲嬰兒。盡管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已持續40年,其後果此前並不明顯。如今,韓國人口、勞動力及GDP仍處於歷史高位,經濟仍在增長。但人口問題就像一列貨運列車——起初只是隱約聽見遠處的轟鳴,隨後便會被它碾過。韓國即將被這列列車撞擊。
讓我們穿越到35年後的2060年,看看那時的韓國會是什麽樣子。
2060年的韓國
在人口預測中,聯合國通常提供三種情景:低生育率、中生育率和高生育率。但過去,聯合國對韓國的中等預測始終過於樂觀。僅2022至2023年,韓國生育率又下降了8%。因此,我們將采用最新的低生育率情景,這也是近年來最準確的預測。
到2060年,韓國的人口金字塔將呈現以下面貌:
- 人口減少30%,1600萬人在35年內消失。
- 韓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老齡化的國家,一半人口超過65歲。
- 25歲以下人口不足10%,幼兒僅占1%。
想象一下:街道異常安靜,沒有孩童嬉戲;整座城市被廢棄;半數人口是獨居或擠在養老院的老人;少數人拼命維持社會運轉。這將帶來幾大後果:
經濟崩潰
2023年,韓國65歲以上人口中40%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2060年的情況可能更糟。目前,韓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養老基金之一(約7300億美元),但預計2040年代停止增長,2050年代耗盡。到2060年,養老金將完全依賴在職人口稅收。
通常,養老金體系需要每名退休者對應2至3名工作者。但即使假設2060年所有15歲以上韓國人都在工作,在職者與退休者的比例仍將低於1:1。經濟規模與勞動力規模直接相關——如今韓國約3700萬勞動人口創造了1.7萬億美元GDP,而2060年勞動力將減半至1700萬。盡管技術進步可能提升個體生產力,但韓國GDP仍可能在2040年代見頂,隨後陷入永久性衰退。
更少的勞動者意味著更少的稅收,政府將陷入兩難:既要供養占半數的老年人口,又面臨收入銳減。醫院、社會福利等基礎服務將被迫削減,小城鎮因人口萎縮被廢棄,國家收縮至大都市區。同時,創新動力將衰竭——科技突破通常由中青年推動,而年輕人口的驟減意味著文化活力與創造力的枯竭。
社會與文化崩潰
社會發展的預測更為複雜,但某些趨勢難以避免:
- 目前20%的韓國人獨居,20%表示無親友。
- 到2060年,70歲人群中50%無兄弟姐妹,30%無子女。
- 25至35歲青年僅占人口5%,且大多無兄弟姐妹。
孤獨危機將席卷全國。文化領域同樣堪憂:2000年,25至45歲人群占37%,他們創造了K-pop、韓劇等全球風潮;而2060年,這一群體將縮減至560萬人(占16%)。許多傳統因無人傳承而消失,年輕文化的靈魂將逐漸枯萎。
軍事危機
朝韓理論上仍處於戰爭狀態。如今韓國5%適齡男性服兵役,而2060年需15%才能維持同等兵力。國家是否還有能力強制18個月兵役?
真的無法挽回了嗎?
人口列車一旦撞擊,後果便不可逆。假設韓國生育率奇跡般回升至2.1並保持,2060年的人口結構仍是“倒金字塔”,每名老人僅對應1.5名勞動者。即便最樂觀的假設,韓國也必須經歷無法避免的瓶頸期。
為何淪落至此?
社會富裕後,生育率下降是常態,但韓國將這一趨勢推向極致:
- 工作狂文化:法定周工時40小時(上限52小時),但無償加班普遍,政府甚至提議提高至69小時。
- 高成本低福利:大城市房價難以負擔,教育開支高昂(補習班成標配),家庭福利支出卻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 傳統枷鎖:非婚生子僅占4.7%,男性家庭責任缺失,女性被迫在事業與育兒間抉擇。
結論
人口崩潰並非抽象的未來議題——它正在發生,且不僅限於韓國。2023年,中國生育率1.0,意大利1.2,美國1.6。1.6的生育率意味著四代後人口減少60%,1.2則減少87%。
最詭異的是,公眾討論仍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上世紀“人口過剩”敘事主導至今,呼籲多生者反被視為異類。但若不做改變,本世紀將充滿陰霾——人口列車不會為任何人停下,而我們正站在它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