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hreads.net/@yihsuanwang/post/DINwdyWBdxu?xmt=AQGzAfGddPqgsUotiWXOdZ-aac5SAVkeVxcSMKtXoxc0Kw
菜色下滑是早就出現的事實,有的時候偶爾菜色雖然好一點,但整體平均值下滑不是什麼公開的秘密。
從原本第一個營養師進駐的球隊,自己有廚師烹飪的球隊,到外包餐點當然有一點走倒退路,但最終的問題就是實際上的餐點無法滿足球員需求,跟外包沒什麼關係就是了。
不過最後來一點以前劉家跟現在的平衡,所謂的龍蝦加菜,有的時候是球隊大學長的心意、有的時候是老闆的愛心,跟預算有沒有上限沒什麼關係,就像被裁掉的廚師最後一天上班直接來一個辦桌等級的菜色感謝大家支持,也不可能就這樣說球員每天都吃的好棒棒,對吧?
再者就是劉家給球員吃的健康且不錯,但給記者卻曾經是ㄆㄨㄣ,有一陣子我去桃園跑新聞只喝湯,因為你可以看到每道菜的顏色都一樣,實在是沒什麼食慾,後來甚至有同業吃到酸掉的油飯,那陣子我真的很懷念聯盟的便當,真的怕餓我只能自己先在超商買好。
不過那是以前就是了,後來反應之後就正常了一點。但反過來說,這跟現在球員的狀態有一點像,到最後沒人吃,就沒人有意見了,也達到了原本要省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