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ra × SUNRISE]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ジークアクス) 集中討論 4
白汁六粒飯
744 回覆
6 Like
9 Dislike
闇黑英雄
2025-04-17 13:54:06
照元袓個畫風
卡碧尼 同 自護號
會唔會變機甲之城個款
唯一的絆腳石
2025-04-17 13:57:34
唔知有無認錯名 點解馬沙阿妹會喺嗰度出現
白汁六粒飯
2025-04-17 14:04:55
綠大叔嬌喘一聲倒在馬沙嘅懷裡 喺呢個時候 綠大叔眼如微絲 濕潤嘅雙唇微微張開 口中噴出有如蘭花一樣嘅香氣…
抽得到的白卡
2025-04-17 14:13:55
因為依套係原祖高達既if 劇情,所以依集交代個分歧點喺邊
癲濟公
2025-04-17 14:17:15
嚴格講自護號應該就冇左
因為自護科技機係有左高達之後就用高達做藍本
本身愛美號嘅浮遊炮都俾左紅高用
咁應該就冇左自護號
白汁六粒飯
2025-04-17 14:27:19
https://x.com/JackoonZ/status/1911549493021221177
澤囝救樂壇
2025-04-17 15:19:04
想問大家喺邊度睇
我見啲線上link都起格,想搵清啲
_海底奇冰_
2025-04-17 15:22:36
Amazon 課金的話除開一集都唔使廿蚊
唔課咪傳統方法
以前字幕組變曬搬運組,畫質字幕同正版一樣
丙胺酸
2025-04-17 15:30:29
自護內戰 / side對立令聯邦搵到位重返宇宙
丙胺酸
2025-04-17 15:32:05
只要有馬沙就會賣BL
一係就賣蘿莉媽媽
丙胺酸
2025-04-17 15:33:18
自護號應該比紅高取代左
fubuMiko
2025-04-17 15:37:01
自護號呢種半成品就算把啦
たきな(狂犬)
2025-04-17 15:42:05
個風格幾夾
St.plk仔
2025-04-17 15:57:00
機動戰士高達 GQuuuuuuX——鶴卷和哉×山下いくと×金世俊座談會
譯者: 如紙蒼白__
本文原載於GQuuuuuuX Beginning MATERIALS,譯者水平有限,如有錯誤,歡迎各位指出。
本作描繪了《機動戰士高達》中一年戰爭的另一條世界線——吉恩公國軍獲勝的世界。
與此同時,劇中登場的機械設計經過大幅革新,創造出全新魅力。
在此,我們邀請了負責機械設計的山下いくと先生、擔任動畫機械設計及機械總作畫監督的金世俊先生,以及鶴卷監督共同參與,從機動戰士的設計與演出角度暢談本作。
從機動戰士中剔除角色特性(山下)
——首先想請問一下是如何向山下先生提出設計委託的呢?
鶴卷:本次企通劃過時,我就向山下先生提出"如果您對高達和機動戰士有什麼想嘗試的設計,請儘管提案"。當時最先提案的渣古設計幾乎被直接採用了。
山下:是的。那時我畫了渣古的全身像,還有高達的頭部設計。
——請談談本作中機械設計的核心理念吧。
山下:首先確立在那個世界中最標準的機動戰士就是渣古。另一個重點是從機動戰士中剔除角色特性。雖然存在從軍用轉為民用的機型,但既然是作為宇宙機械的設計,我們最初就考慮能否將其視為交通工具的延伸。
——作為作業機械發展形態的機動戰士呢。
山下:沒錯。若從高達開始設計,總會不可避免地被要求具有英雄式的風格。這次我們刻意避開這種設計,以渣古為代表,將足部設計得更為小巧。考慮到作為作業機械需要穩健行走,過大的足部反而會造成阻礙。就像人類穿著滑雪靴行走也很困難一樣。
——金先生是在設計的哪個階段介入工作的?
金:我是在山下先生的設計進展到一定程度後才開始作業的。我的職責是將設計轉化為動畫可用版本,具體流程是:山下先生提供草稿,由我接手後與監督進行細節調整並完成定稿,最後再交由山下先生進行最終監修。
鶴卷:基礎概念設計由山下先生負責,但為確保不同視角下的機械結構協調性,會由兼任機械總作畫監督的金先生進行調整。
本次機械表現與歷代高達系列截然不同(金)
——紅高達和GQX等高達設計是如何推進的呢?
山下:RX-78-02高達是與GQX同步設計的。雖然鶴卷監督早就決定"採用紅色塗裝",但最終定案還是花費了不少時間。我們不得不把各種創意逐一繪製成圖反復推敲......通過這個過程,我深切體會到歷代高達設計的精妙之處。
——RX-78-02高達將成為馬沙駕駛的"紅高達",並新增了浮游炮裝備。
山下:裝備浮游炮是最初設定就有的。實際設計工作是在紅高達完成之後進行的。
鶴卷:雖然知道會改裝搭載賽可繆系統,但沒想到浮游炮會設計得那麼大,看到設計稿時很吃驚。
山下:可能因為我們這代老宅男的緣故吧,總覺得浮游炮就該是小型裝備,而浮游單元才是大型的(笑)。
St.plk仔
2025-04-17 15:57:36
——關於浮游炮的運動表現呢?
金:這完全體現了監督的執著追求。
鶴卷:體積如此龐大,就應當具備足以成為場景主角的存在感。因此在運動方式上我們特別講究。靈感來源於早年看過的某個導彈防禦系統演示——僅靠姿態調節噴嘴懸浮在空中改變方向的彈體影像。那可不是CG,而是畫質粗糙的實驗室實拍畫面。
山下:像是為攔截人造衛星研發的衛星攻擊武器(=ASAT)那種感覺?
鶴卷:最初設定浮游炮僅通過推進器橫向滑行,但後來認為通過3DCG應該還能實現轉向和機體扭轉等動作。
金:如果浮游炮造型更簡單的話,手繪動畫也能實現......(笑)。不僅是浮游炮運動,我認為本次機械表現確實與歷代高達系列截然不同。《機動戰士高達UC》之後的浮游炮和感應炮動作非常迅速,而這次則刻意表現沈重感。尤其在殖民微型內部運作的浮游炮,也給人一種很感動的感覺。
——可以說是另一台RX-78的01高達,是一開始就有的構想嗎?
鶴卷:完全沒有這回事(笑),原本關於一年戰爭結局的部分,我們計劃處理得相當簡短。但後來山下先生提出"馬沙奪取高達的劇情,是不是可以再展開一些?"......結果庵野(秀明)也加入進來,腳本就變成了高達對戰高達的展開(笑)。
山下:01高達的設計本身,我們交給了現場團隊負責。
鶴卷:01高達的結構是鐳射大砲的頭部和高達身體的組合。根據庵野的提議,配色上接近MSV(機動戰士變體)中登場的RX-78-1高達(原型高達)。
金:那個頭部其實是GQX的備用設計方案。
St.plk仔
2025-04-17 15:58:03
在您負責的設計中,如果要指出"讓機體成為高達的關鍵要素",您認為是什麼?
山下:最終來說,還是那對V字天線和雙眼吧。
鶴卷:山下先生最初提交的是沒有眼睛的設計,確實很酷。雖然很酷,但就不像高達了。這個設計完全符合將機體定位為現代軍武或作業機械延伸的理念,但作為高達來看就有些困難。
金:高達終究是擁有強烈符號特徵的機械。但另一方面,要讓這個系列長久受歡迎,我們也意識到必須做出改變。而本次鶴卷監督和山下先生參與的本作,我認為正是一個促成這種變革的良好契機。
對火神炮的刻畫特別講究(鶴卷)
——在描繪一年戰爭時,機動戰士的戰鬥演出有什麼改變嗎?
山下:庵野先生特別強調"開頭必須要有高達躺著的鏡頭"(笑)。這次的RX-78-02高達採用了核心戰機駕駛艙前伸的結構,所以沒法像《機動戰士高達》第一話那樣,讓阿寶窺視駕駛艙說"這傢伙...能動啊"。這個細節被庵野先生指出來了(笑)。
鶴卷:對庵野來說這個場景很重要。最初的分鏡因為無法再現躺姿駕駛艙的經典鏡頭而被刪掉了。但考慮到這個場景對整個故事的演出都很關鍵,即使無法完全復現原作的構圖和分鏡,我還是以監督權限把這個登機鏡頭加了回來。
——鶴卷監督在重制《機動戰士高達》第一話時有什麼特別堅持的地方嗎?
鶴卷:應該是山下先生設計的火神炮刻畫吧。在U.C.0085年,GQX與紅高達對峙時,澤維爾被頭部火神炮攻擊後確信"這是真正的高達"的場景。《-Beginning-》中雖然先呈現了一年戰爭的場景,但實際上第一話的分鏡早就完成了。
——對火神炮的執著從何而來呢?
鶴卷:《機動戰士高達 馬沙之反擊》特報中,有個ν高達用全手繪、長鏡頭展現頭部加特林炮連續射擊的畫面。那個鏡頭給我留下強烈印象。雖然正片里並沒有這個場景(笑),但每個高達粉絲都會喜歡那個鏡頭吧。
山下:而我看到那個鏡頭時就在想,頭部根本裝不下那麼大的火神炮啊(笑)。所以這次的RX-78-02高達雖然頭部更小巧美觀,但炮管結構特意設計成向後延伸出頭部。
St.plk仔
2025-04-17 15:58:57
不希望看起來像塑料模型在動(鶴卷)
——作為機械總作畫監督參與製作的金先生,是如何構思本作表現的呢?
金:雖然鶴卷監督要求"保持《機動戰士高達》的原汁原味",但畢竟設計已經改變,還必須體現當代動畫的表現力,這點很困難。如果完全照搬舊作手法來畫,絕對通不過監修(笑)。這個平衡點是通過與鶴卷監督反復溝通才找到的。
鶴卷:我對動畫師們強調的重點是——不要畫得像塑料模型在動。現在的動畫師基本功都很扎實,反而容易過度追求立體準確性。結果就會像塑料模型舉槍姿勢那樣,肩膀不會自然內收,變成僅靠手臂持槍的僵硬姿勢。如今作畫時都有實體模型或3D模型參考,但過度依賴這些反而會導致動作拘泥於立體感。
——這樣會導致姿勢的"表現幅度"變窄對吧?
鶴卷:手腳的長度和大小也會變得難以調整。如果是手繪作畫,本應更容易調整為更帥氣、更直觀的姿勢。就像《機動戰士高達》里安彥(良和)先生處理高達肩部和腰部那樣,雖然立體表現上有些鬆散,但效果出眾。關鍵在於如何平衡準確的立體感和打破常規的表現手法。
金:設定資料既有手繪版也有3D建模版,對動畫師來說參考3D設定確實更輕鬆。但另一方面,總會感覺被(造型)束縛,如果過度依賴這點就會遭到鶴卷監督的嫌棄。
鶴卷:相反地,在機體姿勢和特效表現方面,我給了金先生很大控制權。畢竟線條數量和形態的完成難度確實很高。有次我忍不住問金先生,在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下是靠什麼心態堅持創作的——
金:這個嘛,當然是用愛發電啦(笑)。
駕駛者的情感和性格會讓動作千變萬化(金)
——關於搭載Omega·精神感應裝置的GQX,確實很有特色呢。
鶴卷:GQX的頭部造型直到最後都是難題。山下先生也費了不少功夫。
山下:是啊。現在想來應該更聚焦設計概念。最終決定將其作為Omega·精神感應裝置的鎖定機構來設計。
鶴卷:這樣高達的V字天線就擁有了實際功能意義。
山下:雖然我覺得單純設計個帥氣天線也不錯,但畢竟是高達啊。不過換個角度想,只要塗上經典三色配漆,肯定就能被認作高達了吧(笑)。
——頸部設置的火神炮也令人印象深刻。
鶴卷:包含火神炮在內的頸部設計確實是GQX的特色。頸部像圍巾般的部件也很有記憶點。
山下:那個設計靈感來自MRI(核磁共振儀)的環形結構。最初設定里這個部件會旋轉著監控頭部四周。
金:用3D打印機實體化GQX時最讓人驚訝的是——帥氣是理所當然的——它居然一次就能穩穩站立。
鶴卷:確實。如果把腳部做大當然容易站穩,但這麼小的腳部也能自立很了不起。這說明設計上的平衡性非常出色。
山下:杉谷(勇樹)製片人還特地發消息說:"GQX,站起來了!"(笑)。
——GQX 的光束月輪劍也很新穎呢。似乎是米加粒子循環流動的結構?
山下:我們設想不是持續發射光束,而是讓循環流動的光束形成劍刃造型,這樣會很有趣。
金:這不是鏈鋸嗎?
鶴卷:不同之處在於並非僅靠刃部切割。
金:山下先生的設計稿旁邊還標注著光束運動要像"水流"般流動。構思符合這種意象的動作和特效也是我的工作。
山下:能讓大家理解這樣的設計意圖和方向性,對我們來說就心滿意足了。
St.plk仔
2025-04-17 15:59:16
——瑪秋(天手·讓葉)使用的熱能斧也是專為GQX設計的。採用了僅在攻擊時才會赤熱化的演出效果呢。
金:這次設定為握柄被握住時就會發熱,但我們會根據每個場景具體討論是否呈現發光效果。這方面會靈活配合監督的演出需求進行調整。
鶴卷:那些帶螺母的工業設計感,其實是延續自渣古的設計理念。這次瑪琪使用的人能付在設定上是民間製造的,所以在設計上與渣古的軍用熱能斧有所區別。
金:這種工業設計特色從渣古的腳部構造也能看出來。
——在U.C.0085年登場的軍警用渣古,其外裝甲的漢字標識極具衝擊力呢。
山下:這個設計是鶴卷監督一開始就堅持要加的。
鶴卷:因為漢字很酷啊。而且用的是簡體字,還帶點特立獨行的味道。
——在宇宙世紀里,用漢字的機體也就百式和巴烏了吧?
鶴卷:設定上這是作為Side6准官方語言之一的日語漢字。其實原本還計劃為軍警設計全新的原創機動戰士...
金:從MSV(機動戰士變體)系列開始,這個話題肯定會延續到後續作品中。
——紅高達在兩個時代登場,但不同駕駛員的操縱風格會有所不同嗎?
鶴卷:若說夏亞是帥氣精妙的戰鬥風格,那麼修司就是狂野粗暴型。作為GQX駕駛員的澤維爾·奧利維應該也聽聞過夏亞的種種傳說,所以在追擊紅高達時,我們特意加入了"感覺不太對勁"的困惑表現。
金:不僅限於本作,我個人認為機械本身並不具備角色特性。雖然機體確實有固有動作和特殊機能,但其動作完全可以隨著駕駛者的情感性格千變萬化——這正是應該呈現的。比如GQX由瑪秋駕駛時,由於她尚未熟練操作,我們會通過動作傳遞生澀感和不安情緒。而隨著戰鬥經驗積累,她的姿勢會逐漸變得帥氣起來。
各自的高達理念隨處可見(山下)
——最後想請問,考慮到很多觀眾會多次觀看《-Beginning-》,在機械設計和演出方面有什麼特別推薦留意的細節嗎?
鶴卷:比如U.C.0085開篇提到殖民衛星離心力的設定。後半段有利用離心力像從殖民衛星墜落般進入宇宙的描寫。按這個原理,通常無法在殖民衛星外壁站立。但襲擊Side7時扎古卻能貼壁站立,可能是因為靠近旋轉軸心的位置...
——這些細節的考據也...
鶴卷:我們確實考慮過。不過會在真實性和戲劇性之間做取捨。
山下:沒錯。比如馬沙啓動RX-78-02高達時,胸部會排出謎之蒸汽,真要較真那是什麼的話...(笑)。但庵野先生堅持"這個效果非加不可"。這些細節都體現了我們各自堅守的高達理念。
金:通過3D技術的運用,以及由khara負責製作,本作必然融入了全新表現手法。希望大家能留意鶴卷監督描繪的機械姿態與色彩運用,觀察機動戰士在畫面中的呈現方式。正是因為故事足夠精彩,角色與機械完美融合,才顯得如此帥氣——希望能讓觀眾真切感受到這點。
山下:被金先生這麼一說突然變得很有說服力呢(笑)。作為設計師,我真心覺得多虧了製作團隊的各位,才能參與製作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鶴卷:我認為既然是高達作品,機動戰士本就該是真正的主角。金先生以機械總作畫監督的身份完美支撐了這個理念。他繪制的紅高達場景,值得反復觀賞。
【山下いくと】
機械設計師、漫畫家。岐阜縣出身。除《飛躍巔峰!》(機械設計)、《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主要機械設計)外,還參與了《新·奧特曼》、《新·假面騎士》的設計工作。
【金世俊】
動畫師、作畫監督。參與過多部高達系列作品,包括《機動戰士高達UC》、《機動戰士高達 閃光的哈薩維》等。在《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中擔任機械作畫監督及機械設計。
讓位專員
2025-04-17 16:22:53
聯邦軍冇阿寶同高達都可以打到一年咁耐
讓位專員
2025-04-17 16:24:11
聯邦軍冇阿寶同高達都可以打到
4個月
咁耐
たきな(狂犬)
2025-04-17 16:30:20
咁聯邦仲有成個地球
設定上地球經濟係好過殖民地好多,係去到馬反之後先開始追過,有F91和平咗幾十年先有V時期殖民地可以玩得起戰國時代超越地球嘅經濟
同埋本身聯邦軍係魯姆戰役之後已經籌備緊大反擊,籌備咗11個月係奧廸沙成370萬人,聯邦軍輸先唔正常吧
L'A
2025-04-17 16:34:12
https://x.com/ngntrtr/status/1912779326573203536?t=zjTTgLLEZeEwh3E5zhmoQw&s=19
chiikawa作者都有睇
fubuMiko
2025-04-17 16:40:25
覺得紫色老太婆(24歲)可愛
Neutral
2025-04-17 16:40:53
其實高達頭部下方既四個格仔係咩黎?
St.plk仔
2025-04-17 17:16:10
設計純白高達——RX-78-02應該頗具挑戰吧?畢竟要重新詮釋當年的"革新之作"。
山下:坦白說這才是最頭疼的(笑)。我的思路是回歸最初印象,在看到高達影像前,我是通過報紙節目表上排列的MS群像第一次看到高達。當時即便被告知它是主角機也毫無實感,畢竟機身毫無武裝只持槍械,反而覺得Guncannon更帥氣。
——畢竟肩上扛著巨炮.…..
山下:沒錯沒錯(笑)。簡單來說,高達和其他MS相比,身體並不那麼強壯。可以說,在那些體格強健、經歷過百戰的士兵中,有一個白淨瘦弱的年輕人站在那裡。正是這樣一種構圖,作為主角機在《機動戰士高達》中展現出來,給人帶來了如同市民革命般的震撼。
——尤其是第一話,確實有很明顯的對比。與粗獷的渣古相比,高達顯得更加靈活。正是回歸到這種對比的形象中。
山下:而且,因為是地球聯邦軍是最先製造的MS,所以他們應該還不熟悉設計。那時候的MS就像是一個機械的塊體,非常像人形,感覺不夠成熟,這樣的方向我覺得挺好,所以我在設計時有考慮到這一點。
——
面部設計也極具衝擊力,第一眼就令人畏懼。
山下:如果能讓大家有這種感覺,那就正是我所希望的。其實是將戰鬥直升機鼻端傳感器、坦克頂置攝像頭等軍用裝備的延伸部件,巧妙地讓這些部件看起來像是恰好放在頭部的位置,形成類似人臉的形狀。
——機體各處的掛鈎是基於《機動戰士高達》中高達不斷增加武裝的設定來設計的嗎?
山下:結果來說,你的理解是正確的。不過最初這些掛鈎是為紅色高達設計的,是為了能在機體周圍安裝大量的浮游炮。後來決定追加白色高達設定時,才發現沒做去除這些部件的版本(笑)。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
第 7 頁
第 8 頁
第 9 頁
第 10 頁
第 11 頁
第 12 頁
第 13 頁
第 14 頁
第 15 頁
第 16 頁
第 17 頁
第 18 頁
第 19 頁
第 20 頁
第 21 頁
第 22 頁
第 23 頁
第 24 頁
第 25 頁
第 26 頁
第 27 頁
第 28 頁
第 29 頁
第 30 頁
吹水台
自選台
熱 門
最 新
手機台
時事台
政事台
World
體育台
娛樂台
動漫台
Apps台
遊戲台
影視台
講故台
健康台
感情台
家庭台
潮流台
美容台
上班台
財經台
房屋台
飲食台
旅遊台
學術台
校園台
汽車台
音樂台
創意台
硬件台
電器台
攝影台
玩具台
寵物台
軟件台
活動台
電訊台
直播台
站務台
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