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買東西光看看,逛完整條街也別有一番趣味。
但如今,這個曾輝煌一時的“女人街”也漸漸冷清下來甚至走向沒落。
甚至不少女人街的老字號餐飲業也沒撐下去,近日宣佈結業。

看到這樣的情形,不少人感慨:好似一個時代的終結......
曾經這麼熱鬧的市集,現在怎麼會突然衰敗下來了呢?
風光不再
疫情前的2019年,女人街位列香港最熱門景點第4位。
本以為恢復通關後,女人街就能再度火爆起來,但現實往往讓人難以預料。
昔日受歡迎的女人街突然人流稀少。
2023年,有商會表示近月500多個攤檔中,只有300多檔開業,相當於有200多個攤檔寧願讓租金打水漂也不願來擺攤。
至於為什麼不來擺攤了,那還是和錢有關。
旅客減少,攤販收入也跟著減少,有攤販表示:最差一天只有60元收入,甚至都不夠付一天的飯錢。
其實早於2023年,女人街的攤販就有衰敗的跡象了。
2021年,有港產電影以此為題材拍攝《女人街,再見了》。

女人街作為零售經營,近些年受到網購的衝擊。
線下無論賣多少,網上都有更便宜的選擇,購買的人自然變少了。

女人街會衰敗和商家選品也有關係。
現時女人街的商品可謂是兩頭不討好,港人和內地遊客對此都不買賬。
港人認為女人街的東西太過廉價,擔心品質沒法保障。
內地遊客則認為女人街售賣的貨品過於老氣,不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多個攤檔貨物有雷同,幾乎全是“I ♥ HK“的衣服、徽章、磁石貼。
這樣的樣式確實很難讓年輕人有購買慾望...
有人認為可以利用香港近些年興起的“文青”風,鼓勵攤販引入文創商品、手工藝品等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貨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前來打卡購物。
也有人提議,可以將女人街與周邊景點結合,打造深度游路線。通過沿途設置歷史照片牆、文化解說牌等方式,展示女人街及周邊區域的歷史演變,滿足那些熱衷於深度探索的遊客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最後,你去過女人街嗎?


https://news.ifeng. com/c/8hxiPjr5dib#google_vign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