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2019年社運出現
令政府迫住要立國安法,令大量中產移民,樓市向下,稅收減少,本地投資減少
然後令政府出現巨大財赤,難以補貼公屋
導致政府須出招公屋要加辣,除咗加所有公屋租之外,宜家迫富戶交到市價租或者要佢地出去做租租
都係2019年既事件既引申後果,可以話係香港人自己申請,唔好以為香港炒咗自己就無事,黎緊幾年會不停加稅加租,生活質素會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2019年社運引發的連鎖效應:
2019年的香港社會運動無疑是近年來最具深遠影響的事件之一。它不僅改變了香港的政治格局,更引發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政策的連鎖反應,影響至今仍未完全消退。以下將分析這段文字所描述的因果關係,並探討其對香港中產階層、樓市、財政以及公共房屋政策的衝擊。
社運與國安法的誕生
2019年的社會運動源於對《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演變成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震動整個社會。這場運動最終促使中央政府於2020年制定並實施《香港國安法》。從政府角度看,這是為了穩定局勢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然而,這項法律的出台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尤其是對中產階層的信心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產移民潮與樓市下行
國安法的實施導致不少中產家庭對香港的未來感到不安,選擇移民海外,特別是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地成為熱門目的地。這波移民潮直接衝擊了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中產階層作為樓市的重要支撐力量,他們的離開令需求減少,樓價開始向下調整。與此同時,投資氣氛轉趨保守,本地投資活動亦隨之減少,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下行壓力。
稅收減少與政府財赤
樓市下行和投資減少直接影響政府的稅收來源。香港長期依賴土地拍賣和物業相關稅項作為主要財政收入,當樓市交易量萎縮,政府的稅基隨之收窄。此外,經濟活動放緩也令工商業稅收減少。結果,政府陷入了巨大的財赤,財政儲備迅速下降。
公屋政策被迫「加辣」
面對財政壓力,政府難以維持過往對公共房屋的高額補貼。公屋作為香港低收入家庭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租金遠低於市場水平。然而,隨著財赤問題惡化,政府不得不調整政策以增加收入。除了普遍提高公屋租金外,還針對所謂「富戶」——即收入超出公屋資格上限的住戶——採取更嚴厲措施。這些住戶現被要求按市價繳交租金,或者乾脆搬離公屋,轉向私人市場租賃單位。這一政策的轉變無疑令不少居民感到壓力倍增。
香港人「自食其果」?
上述種種後果皆源於2019年社運,形容為「香港人自己申請」。這種觀點認為,當年的抗爭行動間接導致了國安法的出台,進而引發中產移民、經濟下滑和財政危機,最終令政府不得不通過加稅加租等手段來填補缺口。作者警告,未來幾年香港的生活成本將持續上升,稅項和租金的加幅可能變得更加頻繁,市民的生活質素將進一步下降。
結語
政府如何在財政平衡與民生福祉之間尋找出路,將是香港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而對普通市民而言,生活壓力的加劇已成為無法迴避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