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起點其實非常的近,那就是五年前的武漢肺炎,那一次的全球疫症是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開始。
去到今天很多人都開始忘了武漢肺炎,畢竟對於大部份人來說,全球通關就是疫症的結束,那兩三年的奇特情況好像一去不返。但實際上,武漢肺炎所導致的影響還在持續,因為他為全球的經濟注下的效應,並沒有逆轉。
請將記憶回到五年前,因為全球封關與檢疫的緣故,全球化導致的貨物與人員的流動突然停止,貿易與物流能量急速下降,大量的貨櫃被堆在碼頭。這對於全球的經濟無疑是一個大的傷害,更不要說及後直接將人封在家裡,不准光顧餐廳的行為,把人類最基礎的經濟活動都打在地上,經濟活動被世界衛生組織強制萎縮。
面對這樣的環境,世界各國都立即用補助政策與貨幣政策,去抒緩對民生的傷害。說得白一點就是全世界政府都派錢或者慷概的批出貸款,而最大的當然是美國,美國在那一年批出了巨額的援助,而且聯儲局也將利息打到零,確保大量的資金流入市面產生了一種拔苗助長的繁榮。
但因為法律限制,這往往不是嘉惠實體經濟,而是那些「不用離家的消費」,即是甚麼呢?例如互聯網就是很好的受惠者,所有人都必須留在家裡就很依賴網絡商業,外送平臺都大繁榮;還有甚麼消費一定要在家的?就是居住本身,全球的租金都暴漲,連日本臺灣都避免不了,美國就更誇張。
然後就是資產本身,也就是投資,你有錢人也只能在家裡上網怎辦?錢更花不出去,但他們因為政府的政策手上的錢多了,多出來的錢,產生了「財富效應」,我想有投資的人可能會聽過,我就稍為解釋一下,那就是只要投資者手上有錢,他們就會互相買賣東西把價格炒上去的自然現象。所以股市資產都暴升。
這些在武漢肺炎中批出的貸款與補助,就像人體血管裡的某些有害粒子一樣,一旦從美元系統注入了就難以離開不斷在裡面循環。在開關之後,這些巨額金錢就成為了全球各種物資服務競價的籌碼,結果自然是導致全球高速通漲,那是 2021 年的事情。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導致了俄烏戰爭的爆發,俄烏戰爭的爆發(再加上拜登停止了岩頁油的開採),導致了油價在 2022 年爆上去到一百美元,這使全球的通漲更為增速。今天大家看到物價比五年前多了這麼多,就是戰爭與放資金加起來的結果。全球的政治動盪與不滿,都源自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全球物價失控。
全球物價失控,對於歐美民主國家的打擊其實較大,為甚麼?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政治,歐美的網紅這幾年講的是物價,薪水,租金,以及連麥當勞都吃不起,結果麥當勞都要關門的問題。基本上所有西方民主政權,特別是美國,政府都因為控制不了物價而被罵,而很多人都直接被換了政府。物價不影響專制國家?當然影響,但專制國家的人民只會吞下去,不會導致政治權力有動搖。
武漢肺導致了西方民主國家的政治權力,取決於物價控制,這自然導致了整個西方的政治的政治決策,都一定是優先考慮對物價的影響,道德性,正義性,全球秩序在武漢肺炎後,在西方政治中全都變成了次要問題。
所以美國在 2022 年,聯儲局開始加息,不用兩年就加到 5% 以上,目的就是想從市場利用高息盡可能抽走資金去平抑物價。加息前石油的價格不斷暴漲,直至加息後才平穩至 70-80 美元,這減緩了美國與全球物價的上漲,但問題是,他只是減緩,物價還是在上升,讓薪水追上更是不可能。
這也導致了俄烏戰爭中,歐盟的態度曖昧消極,因為俄羅斯的能源特別是天然氣,對於歐盟的物價來說影響力非常大。他們如果抵制俄羅斯的天然氣,他們自己的經濟與政治都會陷入很巨大的問題,所以一邊烏克蘭在打仗,一邊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幫俄羅斯輸血。還記得當初說西方制裁俄羅斯時,很多人都說俄羅斯完蛋了,但今天揭盅才發現俄羅斯的經濟不僅沒有崩塌,反而在成長,誰付的錢呢?其實就是制裁俄羅斯的歐盟自己。
而這也導致了西方的政權更替,賀錦麗的落選,川普的再上臺應該是很明顯的例子,歐洲各國也有類似的現象。當年很多人說川普在 2020 年落選,是因為處理疫症失當,這最終自然反彈回來,接任的政府被攆下臺就是因為「處理通漲失當」。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其實是無法處理的,因為 2020 年放出的資金量太巨大了。連香港臺灣這些政府都以各種名目發很多錢出去。
既然這些政權是因為選民期望他們處理通漲而上臺的,那自然他們在政治上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處理通漲。武漢肺炎真正的效應,就是產生了一個大通漲時代,問題是他對於政治的影響,往往是各國大選之後才開始,特別是 2024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後,所以雖然封關已過了兩年,但政治的效應卻是現在開始的。而這個效應就是西方形成「把處理通漲,回復經濟當成最優先」的政治,甚麼世界和平,正義,地區秩序,在通漲面前都會靠邊站。
因為通漲可以很快,只要市場上資金多了,物價就會漲。但薪水卻很難以同樣速度追上去。
所以烏克蘭戰爭,無論大家怎說都好,西方的政客們腦子裡想的事情,其實只有一個:「戰爭結束,能平穩能源與物流價格」,句號。沒有其他了。至於結束戰爭的方式?當然是烏克蘭讓步,有人會說,侵略者俄羅斯讓步不行嗎?但事實就是想俄羅斯不可能會理這種要求,如果各國想軟硬兼施,不論施壓還是利誘,對烏克蘭也明顯比俄羅斯容易。所以結果是很明顯的。
烏克蘭與俄羅斯誰是誰非,他們並不關心,人道問題,他們並不關心,選民也不關心。能夠少付一點的電費以及物價減緩上漲,才是大家唯一追求的東西。因此歐美怎樣都是要烏克蘭接受和平的,因為這真的關乎歐美的利益,西方各國政客保住政權的關鍵。這當然也是普京期望/計劃的結果。
這種態度當然會引致全球的秩序與政治出現問題,專制國家在軍事投機上有了優勢,正如有人說這不就是二戰前的局勢?是的,那又如何呢?大家談到買不起房子,薪水趕不上物價時,難道會願意為了維持世界和平,而甘心覺得物價我就吞下去嗎。
而這是否會令事情回到武漢肺炎前呢?其實也不會,因為戰爭也只是通漲的其中一個因素,他能減緩,但不是唯一因素,之前的資金才是真正的原因。這些資金不消失的話,這個通漲問題會一直存在,未來幾年甚至十年,可能會持續 4% 以上的通漲,這會一直引導著世界與西方的政治,未來十年我們都會面對一個物價比薪水長得快的世界。
而大家都會將這個問題當成第一問題,直至出現另一次大變,或者有辦法將通漲重新壓回 2019 年前的水平。那麼之前的世界通漲是多少呢?答案是 2%,我們享受了二十年的和平繁榮,就是因為這二十年內世界的通漲都控制良好,收入才能夠有效的跟得上,如果我們無法回到那個通漲,我們就無法回到之前的時代。即使解除封關,我們其實沒有脫離武漢肺炎的詛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