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交通警察在繁忙的火車站和地鐵站張貼警告海報,提醒乘客提防手機、筆電、耳罩式耳機被竊,車站裡也經常有廣播提醒乘客注意扒手,手機竊盜猖獗已成為英國治安的一大污點。

手機竊盜案日增,英國交通警察在火車站及地鐵站張貼海報,提醒乘客小心財物。(黃貞貞 攝)
根據英國政府的最新資料,過去12個月有8萬3900人報案手機被竊,較前一年同期增加150%,多數偷竊及搶劫手機案件發生在倫敦,特別是觀光景點集中的West End和西敏區(Westminster),人潮多的地鐵站及火車站。
根據警方的資料,受害者不限於旅客,本地居民同樣是歹徒下手的目標。竊賊和搶匪作案的方式包括:騎單車、摩托車或滑板車,快速移動行進時搶奪路人手裡的手機;在車站月台假裝等車時,尋找目標,尾隨受害人上車,在車門即將關閉前搶奪手機後迅速離開車廂,令受害人措手不及;佯裝問路或搭訕,分散受害人注意力,與同夥搶劫手機後逃逸現場;在擁擠的場所,與同夥故意「包圍」受害人偷竊手機。
手機竊盜案激增,警方指出,主因是二手市場交易非常活絡,需求強勁,每年有高達5000萬英鎊(約台幣20億50000萬元)的金額。
相較於部份歐陸國家的高犯罪率,英國治安原本相較令人安心,但實際情況已非如此,手機竊盜案頻傳的原因包括:手機價格高昂,可輕易在網路或是二手市場轉售,不論是英國或是國外的黑市場都很方便。
偷竊手機比起闖空門簡單,利潤又高,犯罪組織大舉參與,使犯案數量快速增加。被竊盜的手機不再只限於熱門的蘋果手機,三星等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同樣被搶匪覬覦。
除了將竊取的手機拆解或整支轉賣,更讓被害人擔心的是歹徒竊取他們在手機裡的個人資料,尤其是銀行帳戶及行動支付;不少受害者表示,手機被搶後歹徒隨即盜領他們在銀行裡的存款,並到各商店刷卡消費,損失動輒數萬英鎊,即使向銀行申訴,部份受害人仍無法拿回全部的損失。
一位「金融時報」經常分享理財知識的資深編輯,在倫敦金融區走路進辦公室途中,光天化日下,被搶手機,令她大驚失色,以自身的受害經驗提醒讀者出門在外務必保持警戒,搶匪可能就在身邊。
除了將竊取的手機拆解或整支轉賣,更讓被害人擔心的是歹徒竊取他們在手機裡的個人資料,尤其是銀行帳戶及行動支付;不少受害者表示,手機被搶後歹徒隨即盜領他們在銀行裡的存款,並到各商店刷卡消費,損失動輒數萬英鎊,即使向銀行申訴,部份受害人仍無法拿回全部的損失。
一位「金融時報」經常分享理財知識的資深編輯,在倫敦金融區走路進辦公室途中,光天化日下,被搶手機,令她大驚失色,以自身的受害經驗提醒讀者出門在外務必保持警戒,搶匪可能就在身邊。
另外,最好在手機設追蹤App;寫下手機的IMEI號碼,放在安全的地方,一旦手機失竊,馬上報案並提供給警方。為了自身安全,一旦手機被搶,不要和歹徒正面衝突,立即離開出事現場,手機失竊固然令人懊惱,若不慎被搶匪傷害,更得不償失。
又刷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