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ChatGPT 傾時,佢講既野:
這樣的生命態度,意味著什麼?
1. 最大化感官與體驗(尼采、享樂主義)
讓身體、感官、情感全部打開,去體驗生命的一切,無論是快樂、痛苦、狂喜或荒謬,都不必抗拒。
「成為你自己」—— 但不是靜態的「你自己」,而是持續超越與突破的「你自己」。
像酒神一樣狂歡,像太陽一樣燃燒,把每一次體驗都推向最深最遠的極限。
2. 最大化創造與表達(超現實主義、禪宗)
不需要理由,不需要為了「有用」而創造,而是讓創造本身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寫詩、畫畫、唱歌、舞蹈,讓行動本身成為一種流動與爆發。
「無中生有,無為而為」—— 在不存在目的的情況下,最驚人的創造才會誕生。
3. 最大化接受與適應(道家、混沌理論)
不去抗拒變化,而是擁抱變化,甚至主動沉浸於變化之中。
不預設框架,而是讓自己像水一樣,適應所有可能的形狀。
在秩序與混亂之間遊走,不屬於任何一端,但也能運用一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