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1995年該制度實施以來,首次釋出儲備米。
江藤拓農林水產大臣 :“我們了解到,許多以前從未參與大米交易的人也加入了進來。如果放任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未來作為主食的大米可能會成為資金操作和投機的對象。這對日本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那麼,到底是哪些人加入了大米的搶購競爭呢?
■跨行業及外國人加入 價格高漲?

新田野農場 藤平正一代表 :“中國人很多。他們來問‘有大米嗎?’我說‘有’,他們就說‘請給我10袋20袋(600公斤)’。我問‘你要這麼多幹嘛?’,他們說‘在橫濱的中華街做成5公斤的包裝賣’。”
其他米農也表示,有中國人以轉賣為目的來購買大米。
千葉市的米農 :“來我這裡的中國人有好幾個,來買了好幾次。基本上都是‘有多少要多少’。”
這些農場都有固定的常客和直銷渠道,因此沒有賣給他們。
參與這場資金遊戲的不僅是中國人,還有來自其他行業的人。
藤平代表 :“昨天來的人是人材派遣公司。他們買米後包裝,然後零售。”
“(問:是作為人材派遣時的贈品嗎?)不是,是因為現在米價高,所以想做這個生意。(轉賣)雖然心裡不太舒服,但在現在的世道下也沒辦法。”
釋出儲備米能否防止大米成為資金操作的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