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港府連續三年財赤,何家輝料,以目前經濟狀況,下年度亦未必可轉虧為盈,或要到2026/27年度才有望收支平衡,換言之,此輪港府財赤周期,較2000年代初亞洲金融風暴和沙士衝擊時更長。
他補充,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階段,最近三年的赤字由1200億元逐步收窄至預計少於1000億元,反映港府吸納人才和企業的措施漸見成效,對未來公共財政審慎樂觀。
ACCA開源建議:上調高收入人士累進稅率、設海外網購稅、加飛機離境稅
ACCA同時提出20項開源節流和促進民生福利的建議,開源方面,ACCA建議包括提供更多措施吸引企業在港設立區域總部、使家族辦公室可獲稅務優惠的投資工具與「新投資移民」對齊、對高收入人士實施更大規模的累進稅制、擴大體育博彩至籃球比賽、商業化政府過剩物業和出售政府固定資產等。
ACCA香港分會稅務委員會聯席主席陳麗娟稱,港府亦可考慮對非香港電子商務徵稅,認為部分境外電商公司有在香港設立公司,但交易大多循海外平台完成,未為香港提供合理份額收益。她承認,若平台未有在港設立公司,數據收集將會是挑戰,但香港本身利得稅吸引,不少平台都願意在港設點。
該會亦提出上調飛機乘客離境稅,由目前向每名12歲或以上乘容收取120元,上調至160元,陳麗娟料,該稅項近20年都沒有調整,認為對比目前機票價格,加稅亦不會大幅影響旅遊業,而一年就可多收約6.5億元稅收。
ACCA 節流建議:成立港版DOGE、檢討交通津貼、延遲非重點公共項目
在節流方面,ACCA香港分會稅務委員會聯席主席尹佩儀提出,港府可考慮運用科技和人工智能節減少政府開支、參考美國設立「政府效率部門」檢視不必要開支、核視歷年提出的項目補貼成效,並轉向自籌資金模式、取消個別稅項的一次性寬減。
在社會近期討論的長者「2元乘車優惠」,尹佩儀稱可考慮改為分級補貼制度,據票價高低提供優惠,亦可考慮調整適用全數市民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只向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士提供優惠。
ACCA 亦提出港府延遲非重點公共項目並檢討支付條款,被問及曾稱為「明日大嶼」的交椅州人工島是否應延期推進,何家輝稱,理解政府希望取得土地供應主導權,但認為可以討論不同製造土地的方式,優先處理重點產業所需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