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祥賭必贏》導演羅耀輝訪問,從前期準備至開鏡拍攝前後不足兩個月時間

107 回覆
470 Like 17 Dislike
2025-02-10 12:46:08
唔睇呢啲戲啦
講完又唔屌得
宣傳做得差拍得唔好又入觀眾數
2025-02-10 12:50:40
拍得短唔代表唔好睇
2025-02-10 12:53:53
如果純以製作時間長短批評作品質素 坦白講唔算厚道 同啲撚樣講睇0.7套就嘰嘰趷趷不遑多讓
上面都有人講 以前例子整蠱專家 鎗火 都係製作時間短 質素高既好好證明
但係以目前坊間口碑 評價 就知今年賀歲片質素一般 麻雀直頭差得離譜
票房係客觀 上年臨時劫案以口碑好 最後時間奮勇直追 票房就算唔係排第一 唔係賺大錢 至少有好評 仲話會開前傳 大家都尊重套戲
希望做電影既人 少啲擺時間怨環境 怨時代 怨機會 或者情緒勒索 多啲諗下點提升作品質素 用作品說話
2025-02-10 12:56:19
《屍殺片場》 拍咗八日
2025-02-10 13:03:30
力古力古真係太撚屈
2025-02-10 13:07:27
合格既定義個個人睇完出黎感受都唔同。

如果呢套都合格,咁世界上9成電腦我都比合格
2025-02-10 13:17:50
咁個劇本寫咗幾多日
2025-02-10 13:19:30
製作時間長短唔係100%決定質素
但最少80%
唔好攞杜sir嗰啲嚟做例子
拍到一部同杜sir比較到嘅電影再講
2025-02-10 13:23:23
睇0.7套都唔屌得
2025-02-10 13:37:32
劇本寫得耐又唔代表一定好
可以寫幾年都係垃圾
2025-02-10 13:41:52
唔好意思,眨咗眼
2025-02-10 14:14:54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694747694802950

[從張繼聰失言透視香港電影的無望]

當張繼聰說「對你來說是一套電影,對我來說是一個行業」時,他並非在捍衛創作自由,而是在用情緒化的語言進行一種鄉愿式的迴避:試圖以「搵食啫」來博取同情,用「你不理解行業的艱辛」來模糊焦點。這一策略的本質,是一種對問題的逃避。

這種「鄉愿」,是「偽專業」的典型特徵之一:它表面溫和,試圖營造一種「大家互相體諒」的氛圍,但其實在回避核心問題——觀眾批評的並不是電影人的努力,而是作品的質素。電影是商品,觀眾有權批評;張繼聰卻試圖以「行業的辛苦」來道德綁架,讓批評者感到內疚,從而停止討論。這種態度,既不專業,也不真誠。

但更荒謬的是,張繼聰的鄉愿背後,還藏著一層「鄉怨式的情緒反擊」。當他用「行業」來回應時,語氣中隱隱透出對批評的不滿,甚至帶有一種怨氣:似乎批評者不僅是在針對他的作品,更是在挑戰整個電影行業的尊嚴。他將觀眾的失望視為不尊重,將批評當作攻擊。這種「鄉怨」,其實是偽專業者最常見的心理防線——當面對質疑時,不是坦然接受或反思改進,而是情緒化地將責任推給批評者。

鄉愿與鄉怨的結合,讓張繼聰在這次事件中既無法真正回應批評,也無法贏得觀眾的尊重。這種雙重心態,正是「偽專業」的核心特徵:既無法面對自己的不足,也無法理性處理外界的質疑。

逃避批評vs拒絕進步

香港的偽專業文化,並非只存在於電影圈,而是整個社會的縮影。在這個城市,許多人都以「努力」為自己的失敗辯護,以「不專業」為批評者貼上標籤,卻從不真正思考專業的標準到底是什麼。這種偽專業心態的本質,是對批評的逃避和對進步的拒絕。

要求一個人「完整看完一部電影才有發言權」,就是偽專業文化中最常見的謬誤之一。這種邏輯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完全站不住腳。試想,一部電影如果在前30分鐘已經讓人覺得乏味、惡俗或不堪入目,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看完剩下的部分?觀眾的時間和耐性是有限的,他們有權在任何時候停止觀看,並發表自己的感想。真正的問題,不是觀眾看了多少,而是作品本身是否值得他們繼續看下去。

真正的專業,不是靠「完整」來證明的。專業影評人之所以專業,不是因為他們看得多,而是因為他們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抓住作品的核心問題,並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而偽專業者,則喜歡用形式上的標準(如「完整」、「全面」)來壓制批評,掩蓋自身的不足。這種表面化的「專業」,其實只是廉價的藉口,既無助於提升作品質素,也無助於行業進步。

真理 VS 合理

正如前文所說,將「合理」凌駕於「真理」,正是偽專業文化的荒謬所在。那些指責批評者「不合理」的人,其實是在用「合理」這個標準來逃避真理。他們關心的不是電影本身的好壞,而是批評者是否符合他們心中的「合理標準」。這種邏輯,說到底,是一種對現實的逃避。

真理是什麼?真理就是港產片的質量確實問題重重。從黃金時代到現在,香港電影的問題早已根深蒂固:「交貨主義」、「缺乏寫實」、「缺乏心理維度」、「缺乏人性縱深」......只是到了今天,這些問題更加暴露無遺。從劇本的粗糙到製作的敷衍,從創意的缺乏到市場的萎縮,港產片的問題並不是因為觀眾批評得太多,而是因為創作者反思得太少。當批評者指出這些問題時,電影人應該做的是正視這些問題,而不是給異見者扣上「不合理」的帽子來壓制批評。

張繼聰事件的核心,不是「0.7部電影能否批評」,也不是「批評是否合理」,而是整個香港電影圈是否願意接受批評、承認不足,並努力改進。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麼港產片的未來,只會比中国大陸電影更加難看。
2025-02-10 14:16:06
徐克金玉滿堂都係兩三個月時間交貨
2025-02-10 14:48:18
咁你應該係屌嗰0.7
唔係屌晒三套
2025-02-10 15:04:14
觀眾錯
2025-02-10 15:22:09
唔好睇, 但又未至於睇到頂唔順會早走果啲。

如果好似三十年前過年完全無嘢做要迫住睇戲, 呢套都係唔錯既。

(錯就係拍遲左三十年)
2025-02-10 15:30:33
謝安琪藍?
2025-02-10 16:14:08
睇預告都聞到臭
但一日唔放入口 都唔可以話我煮屎你食
2025-02-10 16:19:09
無誠意就想揾人錢,乜嘢年代啊。唧係一杯裝咗落啫喱杯嘅屎,買十蚊,你買唔買呀?
2025-02-10 16:37:46
收皮啦五毛
本土野都唔支持
2025-02-10 17:11:24
毒販應該用嚟做宣傳: 你未吸過毒做咩話吸毒害人。你試一包先俾講
2025-02-10 17:40:06
好心你就靜啦
有料就quote我點5毛法
次次示範港豬水平見識
2025-02-10 17:46:53
家有喜事都係咁上下籌備時間
2025-02-10 17:51:12
拍戲唔准求賺錢 唔通求打和咩
2025-02-10 17:51:51
咁都有得屈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