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屋宇設備工程學生 羅星:慶幸選擇了這個課程,目標是成為註冊屋宇設備工程師 ,希望為香港人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上班台

44 回覆
1 Like 63 Dislike
mmomo 2025-01-14 10:18:23
你知唔知幾多degree holder做緊contractor呀屌你老母?
上班台 2025-01-14 12:59:17
個人選擇

世界上有好多危險既工作
工程 已經有好多法例/規例 維護工人/公眾安全
例如 依家 大吊 需要 兩個RPE 簽名 再另加inspection 再 有RSE 出acknowledge 先可以用
堵塞咗以前監管嘅漏洞
陽春麵 2025-01-14 13:04:12
邊鳩個都屌得你
VOO到退休 2025-01-14 13:23:53
Consultant 紙上談兵
做左幾年乜都唔識
而加design and build
判頭仲熟過班啊蛇
人工好低 2025-01-14 14:06:54
工程顧問實習生稱處理MIRROR演唱會時才首次接觸懸掛圖則 「唔係話好識睇」 (17:19)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241030/s00001/1730271623164

藍田連德道 LIVE | ‬‭ 一架挖泥車從護土牆滾下撞落地面圍板 再壓中垃圾車車頭三人受傷 | Channel C H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EIhtzxPpw
mmomo 2025-01-14 14:34:56
你含撚啦屌你老母!你條仆街遲早比天收
教畜批鬥師 2025-01-14 18:41:12
責任外判姐
教畜批鬥師 2025-01-14 18:42:37
熟又點又咪係下家
Sorry sir
上班台 2025-01-14 19:49:52
明顯真係check 緊咗既
Tesla財自密碼 2025-01-14 20:11:05
啊sir始終叫啊sir
都係食物鏈頂層

判頭識飛同人都係冇得比
吹奏工程正仆街 2025-01-14 20:12:46
你唔好咁井底之鞋啦,講到工程得BS 咁,下下跟例先識做工程。出過去外國做過project 未?人地果d project 係做完寫返d 例俾監管機構。
上班台 2025-01-14 20:40:30
唔會單單都係由頭創新
我冇做過外國project 不過我相信其實大部份人都係跟例做
咁樣先係最可靠 同埋最具成本效益
吹奏工程正仆街 2025-01-14 20:52:47
你冇做過外國project,咁你所謂嘅『相信大部分人都係跟例做』,其實只係你自己嘅主觀幻想啫,甚至聽落去好似連基本工程實踐都未接觸過。工程唔係死跟條例就叫專業,條例係用嚟輔助工程師做判斷,同埋以實踐經驗作基礎去完善嘅,你當條例係聖經?咁你條條例就真係幫你解決晒所有工程問題啦?

你講『跟例先係最可靠 同埋最具成本效益』,但其實呢句根本反映咗你喺工程上嘅無知。你知唔知,喺外國好多大型創新工程,根本不可能有條例可以完整覆蓋所有細節?呢啲時候,係需要靠工程師嘅專業判斷同經驗,先至可以應對突發嘅問題,唔係淨係將條例攞嚟當擋箭牌。條例只係最低要求,唔係專業能力嘅象徵。

我都唔介意直講,睇你咁嘅理解能力同埋對工程操作嘅膚淺睇法,老實講,你根本冇資格討論乜嘢可靠性或者成本效益,因為你根本冇接觸過真正嘅工程實踐,更加唔可能有任何工程師牌。你有冇試過親手處理過一啲條例完全冇cover到嘅技術問題?有冇經歷過喺冇現成答案嘅情況下設計解決方案?定係你成日只係睇住條例copy & paste就當自己係工程師?

工程師嘅專業性,係建立喺實力、經驗、同埋面對實際問題時嘅判斷能力上,唔係靠『相信』兩個字。講真,如果你連最基本嘅創新應變能力都缺乏,又成日只係講『跟例』,咁我懷疑你連攞工程師資格嘅條件都未夠,更加唔需要提乜嘢大型工程經驗啦。
mmomo 2025-01-14 21:26:07
巴打咁好心機打咁大段嘢
呢條廢物識Q咩,睇死條撚樣應該由gradE做起親生仔,日日返工都係搞吓活動刷吓鞋,再追吓下家進度就當自己做工程
上班台 2025-01-14 21:29:18
條例唔係死板,亦唔係阻礙創新。條例嘅存在,係基於過往累積嘅實踐經驗同教訓,目的是提供最低限度嘅安全保障,同時確保項目係可行同符合成本效益。跟隨條例唔等於冇創新,而係喺條例提供嘅框架下,進一步進行專業判斷同設計優化。創新同條例係可以並存嘅,兩者唔係對立關係。實際上,創新設計需要建立喺條例基礎上,咁樣既可以降低風險,又可以獲得利益相關方嘅信任。

外國嘅大型創新工程唔會完全無條例。條例係起步點,唔係終點。無論喺美國、歐洲或者其他地區,任何大型工程都需要基於現有條例進行設計。即使條例未能覆蓋所有細節,通常亦會有補充性嘅technical memorandum 或者code of practice 作參考。條例係用嚟確保設計符合基本安全要求,而唔係阻止創新。喺大型工程中,工程師會根據現實情況靈活應用條例,甚至提出修訂建議,例如最近一次建築物條例都有一次大更新。條例提供嘅係一個基礎框架,工程師喺呢個框架內發揮專業能力係一個正常嘅工程流程。

創新唔可以單靠經驗,更加唔可以完全脫離條例。單靠經驗主義係危險嘅,因為經驗係個人化,條例則係集體智慧嘅結晶。當遇到條例未涵蓋嘅特殊情況,工程師固然需要憑藉經驗作出判斷,但仍然需要用條例提供嘅數據進行驗證。脫離條例嘅設計唔單止風險高,仲可能導致設計偏差甚至結構失效。條例同經驗係互補嘅,唔係對立嘅。

條例嘅其中一個重要目的係確保成本效益同可靠性。條例提供咗最低標準,從而確保工程項目係一個可控範圍內完成。如果每個工程師都忽略條例,完全自由設計,只會導致成本無限制上升,甚至出現冇必要嘅過度設計。跟隨條例唔係懶惰,而係基於現實嘅成本效益分析。條例提供嘅基礎設計已經可以達到合理嘅安全水準,額外嘅設計改良需要有實際需求同合理嘅成本支持。

真正有資格嘅持牌工程師會非常重視條例,因為條例係法律責任嘅基礎。任何偏離條例嘅設計,都需要充分理據支持,並承擔相應嘅責任。忽視條例唔單止係專業失職,仲係一種極高風險嘅行為。工程師嘅專業性,唔係「跳出條例」就可以體現,而係要喺條例框架下,作出最優化嘅設計同判斷。

條例係工程學嘅基石,唔係創新嘅枷鎖。專業工程師會用條例作基礎,結合實踐經驗同判斷能力去解決問題,而唔係盲目跟從或者完全拋棄。創新唔係建立喺忽視條例嘅基礎上,而係喺條例限制內尋找更好嘅解決方案。如果將「跟例」同「無知」劃等號,實際上係一種對工程實踐嘅誤解。
教畜批鬥師 2025-01-14 21:36:58
最後補多句:
你專業既嘛,如果唔係請你番黎做咩
吹奏工程正仆街 2025-01-14 22:03:38
你成個回覆死撐條例,好似條例係你阿媽咁,冇咗佢就連行一步都驚。講真,條例只係 minimum requirement,用嚟畀啲冇創意或者冇經驗嘅人 follow,唔係畀專業工程師用嚟框死自己嘅。你咁樣講,講到好似你連條例以外嘅嘢都唔識諗咁,你個 judgment 喺邊呀?

MTR 既CBTC 升級,你知唔知條例根本冇教點樣 integrate 舊有嘅Fixed Block 同新嘅 CBTC?有冇話點樣解決隧道入面無線干擾嘅問題?條例教唔到,最後全部都係靠 experience 同 innovation 搞掂。如果你淨係 follow the book,咁成條線唔使郁喇。

你仲話『真正有資格嘅工程師會尊重條例』,咁你有牌未?有冇 hands-on experience 處理條例未覆蓋嘅情況?定係你淨係識靠條例做人?條例只係個 bare minimum,專業工程師嘅實力係喺條例未覆蓋嘅範圍度發揮,唔係死守條例扮自己 professional。

講真,死守條例嘅人只係證明一樣嘢:你根本冇 capability 去處理條例之外嘅問題。跟條例嘅人誰都識,anyone can follow a checklist,但真正專業係識得應付條例解決唔到嘅嘢。如果你淨係識得死撐條例,我勸你唔好再喺度 waste time,返去讀多幾本 code of practice,再諗下點樣 think like an engineer 先啦。
mmomo 2025-01-14 23:00:36
估佢講嘢口吻似有牌,不過都係政府gradE乜都唔識個啲,靠擦鞋搞活動識大蛇考到牌
絕命律詩 2025-01-14 23:36:24
佢個講法根本無consider過無例可跟嘅case
which就係engineering judgement最值錢嘅地方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