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緊張的養老金制度正面臨在10年內耗盡資金的風險,近期又迎來新威脅,中國國內開始出現愈來愈多年輕人拒繳,在經濟已經受到通貨緊縮風險,以及看不到盡頭的房地產危機衝擊下,養老金制度崩潰的潛在可能,成為中國面臨的下一個嚴峻挑戰。
《彭博》報導,中國一名22歲的高姓網紅近日受訪時表示,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向中國的養老基金繳錢「沒有意義」,因為等到這1代年輕人退休時,養老金可能早已耗盡。這名網紅指出,每個月大約200美元(約新台幣6600元)的數字實際上是不算小的金額,大約會花掉自己薪水的5分之1,理論上來說,這是在為退休儲蓄,但實際上,只是在用自己的錢養活別人,那不如把這筆錢花在外食或是買東西犒賞自己。
有類似想法的中國青年近期正不斷增加,根據預估,現在有上千萬的年輕勞工,選擇退出中國的養老金計劃,在人口高齡化帶動養老金支出即將飆升之際,養老金制度失去了急需的資金。未來10年,中國每年將有超過2000萬名勞工退休,屢創新低的生育率代表著進入勞動市場、繳納養老基金的人數持續減少。如果政府沒有給予額外的支持,這個為4.6億勞工服務的系統其中1個主要支柱將在4年內首度面臨赤字。
由於中國經濟已受到通縮風險和房地產市場衰退的威脅,養老金制度崩潰將成為新的挑戰。無法確保養老金的前景,也可能進一步重創中國人民對共產黨的信心,同時也增加了民間動亂的風險,並阻礙經濟成長,因為勞工可能會選擇保留他們僅剩的積蓄。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劉宗媛(Zongyuan Zoe Liu)表示,信心受損的情況進一步減低家庭的消費意願,這將增加政府的財政壓力,而中國政府財政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已經相當緊張。
北京實際上也注意到這一問題,去年9月份,政府採取了重大措施,將男性勞工退休年齡從60歲延後至63歲,女性勞工退休年齡從50歲延後至55歲,這是中國自1978年年以來首次改革,此舉引發社會大量的不滿。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1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