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係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嘅代表作,書中介紹咗人類點樣思考,並解釋咗兩種主要嘅思維系統:系統一 (System 1) 同系統二 (System 2)。呢本書唔單止探討人類嘅認知偏誤,仲深入分析點解人類經常作出非理性嘅決定。
系統一與系統二:兩種思考模式
卡尼曼指出,人腦運作主要靠兩個系統:
系統一 (System 1)
系統一係快速、直覺性、無意識嘅思考模式。佢負責快速處理日常生活中簡單嘅問題,例如見到老朋友即時認得佢,或者見到車衝過嚟即刻閃開。系統一效率高,但容易出錯,特別係遇到複雜或者需要深思熟慮嘅情況。
系統二 (System 2)
系統二係慢速、分析性、需要意識控制嘅思考模式。佢負責處理複雜問題,例如計算數學問題、作決策或者解決新挑戰。系統二雖然比較準確,但用起嚟好費神,唔適合應付所有情況。
書中強調,雖然兩個系統都有佢哋獨特嘅功能,但系統一經常主導人類嘅日常思考,導致人類經常犯錯。
認知偏誤與啟發法
卡尼曼指出,系統一經常依賴「啟發法」 (heuristics),即簡單快速嘅規則嚟處理資訊,但呢啲規則有時會導致認知偏誤。以下係書中提到嘅主要偏誤:
代表性偏誤 (Representativeness Bias)
人會根據某樣嘢嘅外表或者特徵,快速判斷佢屬於邊類事物,而唔考慮統計嘅可能性。例如,如果一個人戴住眼鏡,睇落書卷味好重,可能會被認為係大學教授,而忽略其實大多數人並唔係教授。
可得性偏誤 (Availability Bias)
人會根據腦海中最容易想起嘅例子嚟判斷事物嘅可能性。例如,如果你最近聽到好多飛機失事嘅新聞,你可能會高估搭飛機嘅危險性。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當人需要對某件事作判斷時,容易受第一個資訊(錨)嘅影響。例如,如果你去買一件衫,標價係$1000,而後來打折賣$500,你可能會覺得$500好平,但其實嗰件衫本身可能只值$300。
過度自信與決策錯誤
卡尼曼指出,人類嘅系統一經常令我哋過度自信,錯誤估計自己嘅能力同知識。例如:
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Bias)
人經常高估自己嘅準確性,特別係對未來作預測時。例如投資者經常以為自己可以準確預測市場走勢,但實際上成功嘅機率可能只係隨機。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人會偏向尋找支持自己觀點嘅資訊,而忽視反對嘅證據。例如,如果你相信某隻股票會升值,你可能只會睇支持升值嘅分析,而唔會考慮批評佢嘅意見。
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人類對損失特別敏感,損失帶嚟嘅痛苦遠遠大過獲得同等收益嘅快樂。例如,如果你有$1000,但輸咗$500,你會覺得好痛苦;但如果你賺咗$500,你感受到嘅快樂可能冇咁強烈。
前景理論 (Prospect Theory)
前景理論係卡尼曼最重要嘅貢獻之一,佢解釋咗人點樣衡量風險同決策。按照傳統經濟學理論,人應該係理性嘅,總係選擇帶嚟最大利益嘅選項。但前景理論指出,人類實際上唔係咁理性,而係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參考點 (Reference Point)
人會以一個「參考點」嚟衡量損失同收益。例如,如果你昨日股票賺咗$100,但今日跌咗$50,你會覺得輸咗,雖然其實你係賺緊$50。
損失厭惡
人類對損失嘅敏感度比收益高。例如,如果你面對兩個選擇:
A:穩賺$500
B:50%機會賺$1000,50%機會無嘢賺
大部分人會選A,因為穩賺$500比較吸引,雖然B嘅期望值係一樣。
概率扭曲 (Probability Distortion)
人類對概率嘅感知唔係線性嘅。人會高估低概率事件(例如彩票中獎)、低估高概率事件(例如慢性疾病風險)。
經濟學與心理學嘅結合
傳統經濟學假設人係完全理性嘅,但卡尼曼用行為經濟學 (Behavioral Economics) 推翻咗呢個假設。他指出,心理學因素如情緒、偏見同認知錯誤都會影響人嘅經濟行為。例如:
沉沒成本謬誤 (Sunk Cost Fallacy)
人會因為已經投入咗成本而繼續投資,即使明知係錯。例如,你買咗一張$300嘅戲票,但發現戲唔好睇,你可能會逼自己睇完,因為唔想浪費咗錢。
心理賬戶 (Mental Accounting)
人會將錢分成唔同嘅「賬戶」,而唔係當作整體。例如,如果你有$1000花費預算,你可能會覺得輸咗$200去賭波係「獨立事件」,但其實呢$200係直接影響你嘅總預算。
時間折扣 (Temporal Discounting)
人會偏向即時利益,而忽視長遠收益。例如,大部分人寧願即刻攞$100,而唔係一年後攞$120,雖然理論上後者更有價值。
幸福感與決策
卡尼曼喺書中仲探討咗幸福嘅科學,並指出人類對快樂嘅體驗同記憶有顯著嘅差異:
體驗自我與記憶自我
體驗自我係當下感受到嘅快樂;記憶自我係事後回憶嘅快樂。人類經常忽視體驗自我,而過度依賴記憶自我。例如,去旅行時可能有好多小煩惱,但回憶起嚟只記得美好嘅部分。
峰值-終值法則 (Peak-End Rule)
人類對一段經歷嘅評價,主要取決於佢嘅高潮部分同結尾。例如,一場電影嘅結尾好精彩,你可能會覺得整部電影都好正,雖然中間可能有啲悶場。
幸福嘅影響因素
卡尼曼指出,金錢對幸福嘅影響係有限嘅,過咗某個收入水平(例如年收入$75,000),額外嘅收入對快樂嘅提升會逐漸減少。
實踐應用
書中最後探討咗點樣將呢啲心理學知識應用喺日常生活同工作中:
改善決策
瞭解認知偏誤有助於避免常見錯誤。例如,喺投資時要避免過度自信,並學習點樣用數據嚟支持決策。
設計行為誘導 (Nudges)
善用人類嘅認知模式嚟設計環境,幫助人作出更好嘅選擇。例如,將健康食品擺喺超市最顯眼嘅位置,可以鼓勵人選擇健康飲食。
提升幸福感
專注於當下嘅體驗,而唔係追求外在嘅目標,可以幫助提升幸福。例如,與其追求高薪工作,不如選一份自己真正享受嘅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