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罷免自己友同意票少過當選票
就制度有問題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罷免案昨日投票通過,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遭到罷免解職的立法委員
。綠營檢討認為,除了顏寬恆家族地方勢力龐大外,罷免門檻、負面新聞宣傳也都是主要
因素。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國民黨傾全黨之力,加上顏家在地方上長期影響力去罷免小黨陳
柏惟小黨一人,雖然通過罷免門檻,但是同意與不同意票等量齊觀、相當膠著,不能視為
通過較低的罷免門檻就是對於陳柏惟的否定,也不該認為是國民黨政治論述的勝利,反而
看到是報復性罷免與不正當針罷免的疑慮,對未來的罷免案與公投案,他認為綠營都應該
審慎以對。
針對選罷法罷免聯署與通過門檻是否該修改,趙天麟認為值得討論,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
罷免為例,罷免同意高於韓當選市長的票數,所以沒有爭議,這次陳柏惟罷免投票又是另
外一種型態,同意票與不同意票等量齊觀,又低於他當時當選的票數,成為少數票霸凌多
數票問題,如果要啟動選罷法罷免修法還要值得討論。
台中第四選區(西屯、南屯)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認為,罷免制度在設計上的確有爭議,罷
免方當然會認為說這是他們的民意,但陳柏惟當初11多萬票當選,現在不到8萬票就被罷
免,罷免制度現在驗證如此低門檻會變成選舉勝負之後的延長賽,就像陳柏惟上次贏對手
5000票,1年多之後就被罷免,這樣會有爭議。
2015年「割闌尾」團隊發動的罷免前立委蔡正元行動,雖然突破兩階段提議及連署門檻,
順利成案,但最後因投票人數不足,未能通過罷免案。因此當時民進黨立院黨團在立院提
案修改選罷法,下修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4分之1以
上,即罷免通過。針對要提高罷免聯署與通過門檻。
民進黨內部認為,罷免陳柏惟得票數
並未比陳柏惟當選的票數多,這證明陳柏惟是輸在罷免制度。但是也有不願具名的綠委認
為,現在陳柏惟被罷免通過才要提高罷免門檻,時機有些太敏感,反而會讓人覺得綠營輸
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