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日本經濟新聞獲得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位於東京中央區)協助,拆解了iPhone最新高端機型「16 Pro」 。作為比較對象,還拆解了谷歌8月份推出的最新高階機型「Pixel 9 Pro 」。
兩款機型在美國的售價均為999美元(不含稅,約合15萬3000日元)。關於主要零件確定了製造企業,通過推算以美元計算了零部件成本。
iPhone成本率57%,高於谷歌Pixel
蘋果的「16 Pro」的零部件成本為568美元,比2023年秋季上市的「15 Pro」增加了6%。零件成本佔美國銷售價格的比重(成本率)為57%,與2019年上市的零部件Pro相比上升了18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谷歌Pixel的零部件成本為406美元,比上年機型下降了11%。開始銷售該系列的2021年和次年2022年的成本率高於iPhone,但是2023年發生了逆轉,最新機型的成本率下降到41%。

為什麼兩家廠商的成本差距越來越大?
按各個功能對零件進行比較,負責應用執行和數據處理的主控半導體的差異引人注目。蘋果公司自行設計的「A18 Pro」的電路線寬為3奈米(奈米為10億分之1米),由台積電(TSMC)製造。預計成本為135美元,佔到智慧手機整體的四分之一左右,比採用4奈米的Pixel高出55美元。

成本第二大的是OLED顯示器。兩家廠商都採用三星電子造,大小為6.3英吋,幾乎一樣,但在成本方面,iPhone為110美元,Pixel為75美元,差距較大。iPhone為了減少電力消耗,使用了可改變畫面更新頻率的特殊處理,成本可能因此而增加。
從外側框架來看,由於iPhone使用了輕且昂貴的鈦作為材料,比採用一般鋁製的Pixel高出約30美元。
從攝像頭零部件的成本來看,iPhone為91美元,高出約30美元。正面搭載了通過臉部識別可精準測量臉部凹凸程度的「ToF感測器」,有助於拍攝三維照片和影像。Pixel沒有這種感測器。
長焦功能需要能夠改變光從鏡頭到達感測器的距離。Pixel採用了在物理上移動鏡頭的結構,而iPhone則採用了在稜鏡內反射光線、與感測器保持適當距離的結構。從長焦攝像頭的成本來看,iPhone高出6美元。
iPhone 每年都在變得更划算

蘋果不願意將成本轉嫁到價格上。以Pro為例,面向美國的最低價格自2019年開始銷售以來一直維持在999美元。
在日本,由於日元兌美元貶值等影響,近年來新産品的價格持續上漲,但此次的16系列價格維持不變,時隔4年沒有提價。
其背景是智慧手機市場的低迷。美國IDC的數據顯示,2023年世界市場為11.669億部,是過去10年中最少的。隨著技術的成熟,智慧手機的升級變得緩慢,消費者不太想購買新産品。
或許可以説在與南韓三星電子和中國廠商的銷售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對於蘋果來説,正在採取即使利潤空間縮小,也要通過持續提高品質來留住消費者,以保持銷售規模優勢的戰略。
柏尾南壯針對iPhone表示,「到2025年主控半導體有可能採用最尖端的2奈米,零件價格還會繼續上漲」。不過,對於蘋果來説,很難輕易採取容易導致銷量下降的漲價措施。對於消費者來説,超過10萬日元的iPhone的價格偏高,但或許可以説實際上每年都在變得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