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份「洩露」報告稱伊曼·哈利夫(Imane Khelif)為生物男性後,有關要求這位奧運拳擊手被取消金牌的呼聲再度響起。
在去年的世界錦標賽中,哈利夫和台灣拳手林郁婷因未通過性別合格測試而成為奧運會上一場「性別爭議」的核心人物,但兩人最終仍獲得參賽資格。儘管面臨外界的批評,兩位選手不僅順利參賽,還分別在各自的體重級別中勇奪金牌,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的支持。
然而,隨著據稱是首次由《圖片報》(Bild)報導的一段報告內容外洩,有關哈利夫的性別爭議再次成為公眾焦點。這份報告中聲稱哈利夫為「生物男性」,但目前尚不清楚該報告的真實性。

據悉,這份最初於2023年由法國和阿爾及利亞的內分泌學專家合作完成的報告,由巴黎克雷姆林-比塞特醫院(Kremlin-Bicetre Hospital)和阿爾及爾的穆罕默德·拉明·德巴金醫院(Mohamed Lamine Debaghine Hospital)共同編制。這份未經證實的報告指稱,哈利夫擁有男性特徵。
聽到這一消息後,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在社交平台X上抨擊國際奧委會允許哈利夫參賽的決定,並要求取消其金牌。摩根在周四向他的880萬追隨者發文說:「這是一些人在當時就指出的事情的確認:哈利夫是生物男性。應該將金牌剝奪,並頒發給真正的女性拳擊手。」
網球傳奇選手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Martina Navratilova)也就此事發聲,支持摩根的主張,認為哈利夫應被取消金牌。她在X上發文稱:「這正是我們幾個月來所說的。由於我們稱這個人是男性或至少是生物男性,我們被叫了各種名字,尤其是那些被這名男性奪走了獎牌和勝利的女性,真是令人難以忍受。」
體育主持人蘿拉·伍茲(Laura Woods)也對哈利夫在奧運會上的參賽資格及更廣泛的跨性別運動員議題表達了看法。她在推文中寫道:「跨性別人士絕對應該在體育中擁有一席之地,但不應以犧牲女性的安全或公平為代價。而找到解決方案的責任不應由女性承擔,這些比賽類別應該受到保護。」
她進一步強調:「公平和安全必須是體育最重要的因素,無論在任何層級,尤其是基礎層面。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發生了。」她還透露,由於她的立場,她已經失去了不少朋友。
在奧運會中,哈利夫憑藉一致的裁判決定戰勝中國拳手楊柳,贏得了金牌。而這條通往金牌的道路上,也發生了令義大利選手安吉拉·卡里尼(Angela Carini)流下眼淚的一幕,因為她無法承受住哈利夫強大的拳力。
哈利夫此前曾堅持自己是一名生物女性,並在巴黎奧運奪金後對記者的追問表示憤怒:「至於我是否有資格參加,或者我是否是一名女性,我已經在媒體上發表過多次聲明。我完全有資格參加這場比賽,我和其他女性一樣,我是女性,這一點毋庸置疑。」
她還表示:「這些批評者是成功的敵人,我是這麼看待他們的。這些攻擊也讓我的成功變得更加特別。」
隨著哈利夫和林郁婷參賽資格的爭議,作家J.K.羅琳以及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前美國總統川普也對這位阿爾及利亞拳手進行了嘲諷。
哈利夫在巴黎的律師納比爾·布迪(Nabil Boudi)後來透露,對於針對她性別的網上言論,他們向法國當局提出了訴訟。雖然尚未有具體個人被列為被告,但多位知名人士因其社交媒體上的言論而被提到。
這位25歲的奧運冠軍表示,外界對其性別的嚴厲審查讓她感到「非常受傷」,並質疑那些她認為是在騷擾她的人究竟有什麼目的。
原文報導: https://www.dailymail.co.uk/sport/boxing/article-14009849/Imane-Khelif-new-leaked-report-Olympics-gender-row-box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