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家講緊護士
RN唔止兩三萬
所以咪係成日去旅行
係香港就生存mode
on9 la而家台北物價同香港差唔多啦劍譚站對出文青中心間cafe,意粉+americano人頭200港紙,同香港啲打卡cafe冇咩分別
台北啲酒店唔知貴啲乜,日本酒店仲平
仲有台灣嘅物業持貨成本極低,又舊又殘啲業主都懶得執
酒店就真係貴到離晒譜地址都講埋,呃你做乜
但係你800蚊台幣食碗意粉加杯啡真心吹大左
唔係米之連捱唔到一個月就執笠
停滯不前的台灣工資,與韓國等人均GDP相近的國家相比差了多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月發布了2023年最新的人均GDP數據。如果我們拿台灣的工資與其他人均GDP相近的國家進行比較,結果會如何呢?
台灣的人均GDP,目前與韓國、西班牙、愛沙尼亞、捷克共和國和立陶宛相當。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台灣的人均GDP超過了韓國和西班牙,比愛沙尼亞、捷克共和國和立陶宛高出4500美元至7700美元,但去年台灣的人均GDP有所下降,而這些國家已迎頭趕上。
停滯不前的台灣工資
比較韓國和西班牙與日本,他們的人均GDP在1995年僅為日本的三分之一,但已迅速成長,如今趕上日本。他們在各級工資水平上的成長也與日本持平。下圖顯示,韓國(藍色虛線)和西班牙(綠色點線)的最低工資和薪資中位數,以及第1和第9十分位數工資,已追趕上日本(紫色實線)。
資料來源:最低工資、薪資中位數、第1和第9十分位薪資|薪資中位數以及第1和第9十分位薪資是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提供的薪資比率計算的
1995年,台灣人均GDP也約為日本的三分之一,並且也已經追趕上日本。但與韓國和西班牙不同的是,台灣的工資卻沒有跟上,韓國和西班牙的工資隨著GDP的成長而快速成長,但相比之下,台灣的工資卻停滯不前,目前只有那些國家的50%到60%。
在上途中,其他國家的數據是基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編制和計算全時員工的薪水。由於資料可取用性,2019年台灣的薪資中位數和最低工資資料是基於全時受僱員工的薪水(不包括外國籍員工)。其他年份的薪資中位數以及第1和第9十分位薪資資料均基於全時和部分工時員工(包括外國籍員工)。
此外,台灣的新版薪資中位數數據僅從2012年開始提供。由於台灣的經常性薪資與其薪資中位數大致相似,因此本文使用經常性薪資作為2012年之前薪資中位數資料的代理。經常性薪資也與台灣舊版的薪資中位數數據大致對應。
1995年,愛沙尼亞、捷克、立陶宛的人均GDP僅為台灣的15%至45%。他們的人均GDP已迅速成長,追趕上了台灣,他們在各級工資上也是如此。
以他們目前工資成長的速度,再過幾年他們各級工資將達到日本、韓國和西班牙的水平。他們的人均GDP也將超過台灣。根據台灣目前的工資成長速度,台灣的工資永遠也不會達到與他們相似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灣低至中等層級的工資成長緩慢,但第9個最高分位數的工資成長相對較快,其他國家的工資在這個層級尚未追趕上來,這是因為台灣企業的高管階層傾向於給自己更高的薪酬增幅,同時壓低其他階級勞工的工資。
當最低工資上漲較快時,其他工資水平也會上漲較快,反之亦然;這可以從每個國家的線斜率的相似趨勢中看出,如下面捷克共和國的範例所示。
最低工資的快速成長,也會刺激其他工資水平更快地成長。
大多數台灣人可能忘記,新加坡的薪資中位數在20世紀80年代曾與台灣相似。但從1990年代起,新加坡的薪資中位數開始快速成長,台灣則停滯不前。如今,新加坡的薪資中位數已成長至台灣的三倍。
新加坡沒有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但新加坡居民清潔工與台灣的最低工資是台灣的1.5倍。新加坡學者計算出2990新元(新台幣70952元)作為該國基本生活水平所需的每月生活工資。自2021年起,新加坡政府開始實施提高各行業最低工資的六年計劃,這將使最低工資提高到接近生活工資水平。
四年後,新加坡居民清潔工的最低工資將接近新台幣6萬元,是台灣目前最低工資的兩倍,比台灣薪資中位數高出三分之一。
新加坡資料來源:薪資中位數和第2十分位數薪資(1)、(2)、最低工資。註:新加坡沒有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本文使用新加坡居民清潔工的最低工資進行比較。
比較亞太發達國家,新加坡、韓國和紐西蘭的薪資中位數曾經與台灣相似,但它們現在薪資中位數已成長到台灣的兩到三倍。
台灣的最低工資曾經與紐西蘭相當,高於韓國,但它們的最低工資已經快速成長,而台灣的則相對停滯不前,僅為它們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新加坡的居民清潔工的工資曾經與台灣的最低工資相近,但該國的六年加薪計畫將使他們的最低工資躍升至紐西蘭和韓國的水平。
換句話說,如果台灣的最低工資成長速度與這些國家一樣快,那麼今天的最低工資將在5萬至8萬之間,而不是只有新27470元。其薪資中位數將在新台幣8萬元至11萬元之間,而不僅僅是2022年的46000元。
如今,紐西蘭的工資和新加坡的薪資中位數已經追趕上比利時和荷蘭,位居世界最高水平之列,而台灣的工資則是在先進國家中最低之一。
在先進國家中,它們的最低工資和薪資中位數通常以相似的速度成長。當我們將愛沙尼亞、韓國和紐西蘭的工資成長在它們相似的工資水平疊加時,它們的曲線的切線具有相似的斜率。相比之下,台灣的工資則是停滯不前的。
僅僅吹噓台灣「高」GDP是不夠的
台灣的工資在1997年經濟危機之前,曾以上述國家相似的速度成長,但在台灣壓制最低工資成長後,各級工資也受到了壓抑。
如果算上生活成本,2022年台灣的生活成本高於本文比較中的歐洲國家,而低於其他亞太國家(下左圖)。
生活成本資料來源:Numbeo
如果根據生活成本進行調整,台灣的薪資中位數應在每月55000元至92000元之間,或比2022年高出約10000 至50000元,才能與這些國家持平(上右圖)。
因此,台灣的薪資中位數相對於其生活成本來說遠遠不夠。
台灣工資較低的原因是因為台灣企業將更大比例的利潤保留給自己(下圖藍線),而向勞工返還的工資份額相對較低(粉紅線)。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資料來源: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在人均GDP與台灣相似的其他國家,勞工獲得的工資相對於利潤的份額更大。
和與人均GDP不相上下的國家相比,台灣的工資卻低得多,因為企業將更大比例的利潤保留給自己,而不是與勞工分享。老闆給自己更高的薪酬增幅,同時抑制其他層級勞工的工資成長。
調整生活成本後,台灣的工資比人均GDP相近的其他先進國家更為不足。台灣的最低工資和薪資中位數需要增加一半或兩倍,才能與其他國家持平。
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對台灣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出口需求增加,其人均GDP成長速度較快,但這些出口後來又回到了之前的水平。實現台灣經濟成長的更可持續方法是增加工資,從而促進家庭消費和整體經濟成長。
當台灣勞工無法像其他國家的勞工那樣享受到經濟成果時,台灣政府僅僅吹噓台灣「高」GDP是不夠的。台灣需要實施一項多年計劃,更快地提高最低工資,以便使其他層級的工資更快地上漲,使台灣勞工的收入能夠更充分地滿足國家的生活成本。
台灣,應該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更快地提高最低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