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黑神話:悟空》本身是否存有對前路的啟示?也許它對傳統文化的應用與改編值得一談。無可否認,《西遊記》早已進入流行文化,相關電子遊戲最早追溯至八十年代,去年美國也拍了一部電視劇《西遊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但真正流佈的實際上只有孫悟空等個別人物形象。抽空了原著背景爾後,這些形象容易流於空洞,任由創作者扭曲。幾年前,日本手機遊戲《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過度改造中國古代名人形象,在內地就引起一番爭議。而《黑神話:悟空》的難得之處是,它藉着延續的古代經典,引入浩大而豐富的《西遊記》世界觀,保留了人物在原作的位置和脈絡。罕見的選角如二郎神、蜘蛛精,還有菩薩、輪迴等深遠的佛學元素,都大力發揚了原作的魅力。配合英語配音和字幕,全球玩家得以進一步認識這部久遠的小說。對比日本遊戲《臥龍:蒼天隕落》對《三國演義》的想像,《黑神話:悟空》更巧妙地掌握改編方法,流露傳統文學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