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方力申 ig

----------------------
對於近日星島日報報道有關因泳會級別而令我會泳手無緣參加錦標賽一事,前日當我看到泳總的聲明,特別是最後兩句:「本會歡迎及鼓勵各屬會積極參與會務,以正向互動溝通,共同為推動香港游泳事業的發展而努力。避免因負面報導對年輕泳員造成困擾,甚或有損本會聲譽。」
我真的怒了。我曾經同時保持至少八項香港紀錄,其中兩項更保持了超過二十年才被打破;二千年代表香港參加悉尼奧運,亦分別在世界盃短池游泳賽北京站及香港站獲得銀牌及銅牌。六年前開辦香港游泳學校,推廣游泳運動,培育人才。我對推廣香港游泳發展,對外對內都是有貢獻的。
我對泳總的聲明表示震怒及失望。聲明答非所問,本末倒置。只顧及維護總會制度,漠視運動員利益,對於轄下屬會有潛質的年輕泳手漠不關心。
我從來沒有要求將我的泳會由「競賽屬會」,升級成「觀察屬會」,今年一月十六日我會去信泳總,我已表明為了配合總會方向:「致力於推廣游泳運動,讓更多年輕泳員有參加比賽的機會」,所以我認為能夠達標的泳手就該有參加錦標賽的權利,更何況該泳手是在泳總舉辦的比賽上達標的。
我在信內建議,「競賽屬會」之泳手在錦標賽中所得到的分數將不被計算,避免影響其他屬會的「資源分配」。游泳本應該是以成績作準則的運動,而不是以泳手所屬的泳會類別作準則,基於這個原因,我建議總會應該考慮一條「出路」給予這一類泳會的泳手。
兩日後泳總回覆稱,將本會之意見轉交專責小組對日後游泳屬會的發展作出檢閱。我當時馬上向總會負責人了解「專責小組」能否在今年十一月舉行的錦標賽截止報名前得到答案,負責人梁小姐回答不能保證。
我在去信泳總前及獲得回覆後,我都分別發過電話訊息給總會王會長,可惜都是已讀不回。請問這算是「正向互動溝通」嗎?我有嘗試過,但得不到回覆。之後我再向有關人士反映,可惜經過他與王會長交涉後,也無補於事。
總之,從今年二月到六月二十九日星島日報的獨家訪問刊登這段期間,再沒有任何人聯絡過我去跟進此事。對於小朋友發展,每一年都是很重要的,該泳手已經錯過年頭的錦標賽,就再也不能錯過年底的錦標賽,在此感謝星島日報記者郭詠欣聯絡我約邀訪問。
我熱愛游泳,衷心希望本港游泳運動發展得越來越蓬勃,預祝港隊在巴黎奧運會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