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講番大碟呢樣野,因為岩岩見到呢篇講《千禧後那十年間最重要的一張廣東流行專輯 - U87》
其中一點:因為三張專輯都是流行主導——這當然不構成任何問題,面向流行市場冇理由不以流行作主導,
但就是隱含了一種只為追求流行而去做的傾向:先揀一堆最具備流行潛力的歌,再找來最好的填詞人寫詞,然後由陳奕迅以最靚的聲線結案陳辭,而最緊要是上述三個工序所能交織的結果:在感性層面徹底擊中作為判審團的歌迷,讓他/她們去唱K時點唱,務求令這批陳奕迅歌曲,成為幫歌迷代言的K歌之王。
《U87》拆開聽,未必每一首都像英皇時期的陳奕迅歌曲般搶耳Immediately(最搶耳的是《阿牛》,但個人認為同樣出自雷頌德手筆的《怕死》,比《阿牛》多嘢聽),卻構成了一個整體,結合成一次完整的聆聽體驗,是一次陳奕迅經歷了高峰的快感剎那失陷後的重生。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A8%9B%E6%A8%82/%E9%AB%98%E5%B3%B0%E7%9A%84%E5%BF%AB%E6%84%9F-%E5%89%8E%E9%82%A3%E5%A4%B1%E9%99%B7%E5%BE%8C%E7%9A%84-%E9%87%8D%E7%94%9F-129334
最認同粗體字呢兩點,曲、詞、編、唱四者加埋、同埋成隻碟順住聽既層次
好多時祖兒既碟都係聽聽下無端端有首唔岩感覺既歌出左黎,破壞左成隻碟
我拎國語碟《小小》為例(我幾鍾意呢隻國語碟)
本身成隻碟都係慢歌,去到後面走左首upbeat既《花開的時刻》、《天方夜譚》出黎,做乜野
跟住又黎番兩首慢歌,好奇怪
所以好多時我成隻碟聽都會飛走呢兩首歌
廣東歌更加唔駛講,唔知由幾時開始幾乎係由一慢歌、一快歌做主打
啲咩概念大碟全部都係得個講字、九唔搭八既
詞近年多左俾

人 陳詠謙填,就變得更加無期望
Me, re-do得四隻歌就無得好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