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生係滙豐銀行多年客戶,佢對服務要求頗高,近年多次向銀行投訴,而銀行近月主動出信:「我要閂你戶口了👋🏻。」
2. 話說滙豐唔止取消佢存款戶口,連PayMe同信用卡都摺埋,限期內要轉走晒賬戶資產。
3. 封信寫得好委婉,重點係呢句:「根據彼此近來多次聯絡,我們服務顯然未達您的期望,我們很抱歉無法繼續為您提供銀行服務」。
4. 幫滙豐用人話講一次就係:「喂,成日投訴投訴投訴,呢樣唔滿意,嗰樣唔滿意,咁麻煩㗎,唔做你生意喇。」
5. 銀行唔一定錯晒,客人亦唔一定啱晒,究竟雙方發生了甚麼事?就聽下A先生講兩個衝突例子先。
6. 故事一:
A先生去年八月嘅一個晚上,諗住用PayMe轉錢去一間中資銀行,然後再ATM撳錢搭的士返屋企,但轉唔到嘅,打去問先至知原來PayMe定期維護中。
之後A先生打去問滙豐點解冇公告,銀行話其實係有,只不過要拉到落最底先至睇到 ,A先生覺得唔當眼,「成件事根本就唔合理」。
然後,A先生深夜喺街流連幾個鐘等頭班車先返到屋企,銀行本身offer請佢搭的士,賠600蚊,但原來處理個案期間,銀行錯誤地凍結咗PayMe戶口個幾鐘,最後A先生叫高啲賠償,就賠咗900蚊了。
7. 故事二:
A先生試過喺大額消費之前,打去客戶中心釐清一啲信用卡優惠推廣詳情,確定咗合資格先消費,結果消費完,發現得唔到相應嘅回贈。
佢再打去滙豐跟進,銀行就話佢唔合乎資格,之後要求銀行聽返錄音,證明當時職員的確係咁樣解釋,喺追查返之後證實咗A先生係正確,佢哋都有賠返現金回贈。
8. A先生話,呢幾年都有其他性質相似嘅爭執,銀行或者覺得佢「雞蛋挑骨頭」,或者發生賠償時經常「ask for more」。但佢認為銀行唔係開善堂,如果冇做錯,根本唔會賠俾佢。
9. 佢強調自己信貸紀錄一路良好,而且戶口一定唔涉及任何非法活動。
10. 而銀行要同個客斬纜,有時可以好絕情的,無論係戶口擺多啲錢,或者表示「唔再畀咁多意見」,都未能挽救呢個「商業決定」,因為銀行覺得處理投訴成本巨大。
11. 而A先生形容被閂戶口呢件事係「白色恐怖」以及「噤聲」,都係要搵金管局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