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中國修復關係? 立陶宛總統再提「台灣代表處改名」

4 回覆
6 Like 1 Dislike
2024-05-08 17:29:27
台灣「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2021年11月正式揭牌成立,讓希望和中國緩解關係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自此不斷提出各種意見。立陶宛本月中旬將舉行總統大選,尋求連任的瑙塞達7日再度提出,有必要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對中關係,引起該國各界譁然。

綜合外媒報導,立陶宛將在今年5月12日舉行總統選舉,與台灣以及與中國的關係,則是該國選戰辯論熱門議題。對此,現任總統瑙塞達受訪時,為穩定與中國的關係,再度針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字提出意見,聲稱立陶宛「原則上歡迎」台灣設立貿易性質的代表處,但代表處應該符合國際標準,使用台北而非台灣。

瑙塞達援引專家意見指出,中文名稱「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中的「台灣」,給人印象是對應到英文、立陶宛文的Taiwan(台灣),而非Taiwanese(台灣的、台灣人,或台灣人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正式英文名稱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但台灣在歐洲其他非邦交國的代表處皆以「台北」為名。

瑙塞達宣稱,「這一調整可能是立陶宛與中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訊號。」報導指出,過去瑙塞達針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多次對外提出反覆說詞,他曾在2022年1月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但在此之前,他曾針對北京的施壓表示,立陶宛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可自行決定與哪些國家發展關係。

另據報導提及,目前立陶宛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僅為「代辦」級,瑙塞達的最新說詞,似乎有意向中國靠攏。瑙塞達的親中言論,立即遭到其他競選對手強烈抨擊,現任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就痛批,如果立陶宛政府試圖以犧牲台灣,來與換取與中國「修復」關係,將會嚴重傷害立陶宛在其他民主國家的聲譽。

莫尼特更強調,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的名稱,是台灣人自己選擇的,他們依循國際法,在道義上有正當的權利。

另一位總統候選人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則呼籲,各國應該結成聯盟,打擊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當初先發制人、對立陶宛採取外交降級的國家,才是該主動尋求與立陶宛「關係正常化」的一方。
2024-05-08 17:47:15
果時又話歡迎香港人去
結果都係得把口
無見到有政策 follow
2024-05-08 17:52:44
總統都係吉祥物黎姐
總理同國會先話事
2024-05-09 12:47:03
做乜鳩會咁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