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思想到底點嚟?On the origin of Amidism

水之道

53 回覆
12 Like 5 Dislike
水之道 2024-04-28 22:38:50
各位師兄高抬貴手,唔好佛我住先



由巴比倫嘅Marduk,到以色列嘅Yahweh,乃至波斯嘅Ahura Mazda、阿拉伯嘅Allah、印度嘅Brahma⋯⋯人類宗教史,不離對神明嘅信仰,透過巫術、祭祀、禱告,解鎖靈界力量,超越死亡,戰勝黑暗。




有趣嘅係,沙門思潮當中,有一位無我論者 (anattavada),唔信靈魂,亦唔拜上主,旨在廣結善緣、自淨其意,契會生命奧秘,解除苦困。

有睇《佛陀之心》The Heart of Buddha’s Teachings嘅話,就會知道佛陀到底點樣修行。關於五蘊、六入、因緣、聖諦、三十七道品,之前嘅post已經同大家約略探討過,當然歡迎喺度繼續討論。

但今日嘅命題,更加廣闊,牽涉到佛門,呢個古樸嘅傳承,點樣由恆河開枝散葉,成為今日南傳、藏傳、漢傳,三支系統嘅佛教?漢傳佛教入面,又有:性相臺賢禪律密淨,到底佢哋係點嚟㗎呢?三十七道品,又點樣演變出西方淨土?大乘非佛說係咩回事?小乘羅漢自了了之,又係咪真㗎呢?

水之道拒絕人云亦云,冒住菊花綻放嘅風險,同大家探討佛門思想源流。歡迎鍾意獨立思考嘅你,一齊尋根究底!
蝗加蝻變慘 2024-04-28 22:49:09
唔好成日講菊花,快哋入正題
水之道 2024-04-28 22:51:20
法無定法,如水無形,契機契理,適應所需。掌握古今,就能夠開創屬於自己嘅修行!

首先,想分享吓「早期佛教」。

佛滅之後,僧團傳承戒律同埋契經,稱為法律 (Dharma-vinaya)。法嚟講,有修多羅 (sutra)、重頌 (geyya)、記說 (vyakarana),收錄喺《雜阿含經》 (Samyukta Agama)。

偈陀 (gatha)、自說 (udana),收錄喺《義足 》(Atthakavagga)、《法句》(Dhammapada)、《上座偈》(Theragatha, Therigatha)、《經集》(Sutta Nipata)、《優陀那》(Udana)。另外,本事 (Ittivutaka),成為《本事經》,加埋本生(Jataka)、未曾有法 (adbhutadharma)、方廣 (vaipulya),合稱為九分教 (navanga-sasana)。

後來,又有譬喻 (avadana)、因緣 (nidana)、論議 (upadesa),成為十二分教。同時,僧團又開展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或者納入雜藏,成為部派分立之前,共同傳承嘅「早期佛法」。

簡單嚟講,學術界暫時認為,《雜阿含經》嘅「修多羅」部分,即係:五蘊、六入處、因緣、四諦,仲有念住、正勤、神足、五根力、七覺支、八正道、出入息、不壞淨,仲有《經集》、《義足》、《法句》呢啲偈頌,收錄咗最原始嘅佛法。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htm
水之道 2024-04-28 23:13:16
跟住就精彩:部派佛法。又要用返呢張圖:

https://i.lih.kg/thumbnail?u=https%3A%2F%2Fna.cx%2Fi%2FD75NSgX.png&h=ee6a65f3&s=540



佛滅幾百年後,僧團興盛,又隨着第一、第二次結集嘅分歧,開展出大眾部、上座部。上座部入面,影響力較大嘅包括:說一切有部、犢子部,同埋分別說系(法藏部、化地部、飲光部、銅鍱部)。

點解部派咁精彩?有啲學者會用「部派分裂」去形容呢個時期,我個人比較喜歡「部派分立」。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大家和而平同,百花齊放,有啲深化,有啲俗化,有啲簡化,令佛教得以傳遍印度。今日所有佛教,都離唔開「部派佛法」!

上面啲名唔記得唔緊要,跟住我會慢慢介紹⋯⋯
1Forrest1 2024-04-29 00:58:11
pish
重力 2024-04-29 01:11:36
Lm
Rudolph 2024-04-29 01:13:39
留名學野 。


但不忘祖心。
永明延壽 2024-04-29 12:39:47
唔係佛樓主,但個開場白都睇過好多次,為左拯救樓主個菊花建議快啲入正題
水之道 2024-04-29 16:10:57
延壽禪師本《宗鏡錄》都幾正
永明延壽 2024-04-29 16:33:52
文字優美,雍正極力提倡,奉為中國第一論典,可識永明禪師書入面提倡既唯識學無人敢承認。

書中亦提到唔少淨土野,樓主有研究?
水之道 2024-04-29 16:45:22
知係好野,但未好仔細研究,有機會都想睇多啲!我出呢個po嘅正文需時,巴打可以share吓,幫我頂住先
水之道 2024-04-29 17:33:42
嗯… 或者直接由大乘講起 利申冇修淨土法門,但對佢嘅起源好有興趣,歡迎各位糾正或者補充。

我所知嘅大乘(Mahayana) The Great Vehicle,唔係一個獨立宗派,而係眾多部派共同打造,成為一個超然、理想化、影響深遠嘅思潮。

先嚟個brief outline,當部派佛教傳入漢地之後,就衍生出:性相臺賢、禪律密淨,仲有成實、俱舍、地論、攝論、毗曇、涅槃宗。而大乘嘅特色,印順師認為係重慧、重悲、重信。

智慧而言,有三種思想:

1. 般若空性嘅中觀派 (Madhyamaka),傳到漢地變成法性宗(三論宗),亦同天臺、成實宗思想有貫通,稍後再詳細探討…



2. 瑜伽行派(Yogachara)嘅唯識思想(Vijnapti-matrata),同有部思想關係密切。玄奘法師喺難陀大學 (Nalanda)取經,返到漢地成立法相(唯識)宗。另外毗曇、俱舍宗,亦襲承說一切有部。



3. 佛性本有嘅如來藏思想 (Tathagata-garbha),禪宗、涅槃宗,都係當中嘅佼佼者。

悲願方面,強調四無量心嘅重要,例如菩薩捨己為人、濟世為懷,修六波羅密。觀音法門,亦係特色之一。

信仰層面而言,大乘開展超然理想化嘅佛陀觀,有十方佛菩薩,同埋佛剎淨土嘅思想。淨土法門,如是應運而生。

然後就到正題了,淨土思想何來?
水之道 2024-05-01 15:04:33
淨土宗門,可以追溯至西域,尤其係今日嘅巴基斯坦、阿富汗。呢個宗派重視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



呢個佛像下方嘅石刻,用Brahmi script寫上Amitābha,喺北印Mathura揾到,推斷為180CE嘅貴霜王朝。

《阿彌陀經》描述西方佛土,學者認為初本撰寫時間,可能早至公元前一世紀。仔細閱讀,不難窺探經文之原始佛法:「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阿彌陀經》譯者鳩摩羅什生於新疆故國龜茲,當時漢地由十六國統治。

《無量壽經》又名「長彌陀經」,可以話係一部「彌陀前傳」,推斷寫於約公元後一至二世紀。經文講述法藏比丘發48願,修六波羅密,入三解脫門,生西方極樂,佛號阿彌陀(Amitabha)。

Hajime Nakamura嘅《Indian Buddhism: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引述唔同日本學者,認為《無量壽經》同犍陀羅嘅「化地部」、「說出世部」有密切關係。



說出世部 (Lokottaravāda)係大眾部之一,開展超然嘅佛身觀。塔利班炸巴米揚 Bamiyan 大佛,大家應該聽過喇啩?當年唐僧取經,就經過呢度,見證住佢嘅輝煌,記載呢度流行說出世部所學。

化地部 (Mahisasaka),活躍於Kashmir,係上座部分別說系嘅一支,主張四諦一時現觀,以及現在有而過去未來無。

大乘,係上座部同大眾部嘅共同產物,所以個人唔會用「小乘」一詞去卑視任何宗派,同時若然以「上座部」自居,就無可能同大乘割蓆。

最後,《觀無量壽經》講點樣修三福、十六觀,從而「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而經文亦清楚指出,呢啲係「方便」法門。

有學者留意到,波斯傳來袄教(Zoroastrianism),光明崇拜嘅思想,亦可能影響無量光佛呢個idea。



總括而言,隨着部派乃至大乘佛教興盛,佛門中人善巧咁將原始佛法三十七道品重新包裝,又基於本生嘅菩薩理想,講述六波羅密,並提出各種嶄新嘅禪觀方式,於印度西北尤其流行,傳入漢地、朝鮮、日本,成為獨特嘅淨土宗門。

至於極樂世界,係位於世外他方,抑或心意淨處?任君選擇吧
永明延壽 2024-05-01 18:56:07
學到野
水之道 2024-05-06 17:08:06
關於淨土宗或者宗鏡錄,巴打有冇咩唔同睇法或者補充?
永明延壽 2024-05-07 14:05:39
無補充
首席譴責員 2024-05-07 20:17:07
感謝樓主🙏🏻🙏🏻🙏🏻
水之道 2024-05-07 20:37:11
有冇人想講吓其他宗派
或者探討吓 空有二宗嘅異同?
止同觀嘅分歧?
永明延壽 2024-05-07 22:37:07
講宗派易講d

講空有止觀就太刺激,因為每個宗派既見解都有出入輕重既差別
水之道 2024-05-07 23:45:02
你都講吓啦
西野小春 2024-05-08 01:04:45
想到彼岸,應該睇咩作品?有冇白話
水之道 2024-05-08 11:03:13
呢條問題有啲難答
本身對Buddhism認識有幾多先
想由理論入手 定係直接修證?
1Forrest1 2024-05-08 11:29:57
金剛經
心經
佛說阿彌陀經
西野小春 2024-05-08 11:31:28
有無白話,用詞不用專業terms
太多terms 唔明
例如依段,buddhism 同”修證”都不理解
永明延壽 2024-05-08 11:44:05
睇聖嚴法師較淨土,文筆好又易明。

http://old.ddc.shengyen.org/mobile/toc/10/10-11/index.php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