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KIFF】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因「找不到合適拷貝」未能放映
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HKIFF) 將於本月 28 日至 4 月 8 日舉行,早前大會公布邀請導演陳果為今屆「焦點影人」,並將放映其執導的十部作品。HKIFF 昨舉行記招及公布節目手冊,原於放映名單中的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因「找不到合適拷貝」而未能放映,由他 2019 年執導的《墮胎師》代替。
HKIFF 早前公布焦點影人為陳果時,列出將於影展上映其十部作品名單,當中包括《去年煙花特別多》。而在昨日公布的節目手冊,「焦點影人」部分有備註列明,《去年煙花特別多》「因找不到合適拷貝」而未能放映。HKIFF 網站顯示,香港國際電影節「Cine Fan」2017 年 11 月曾放映《去年煙花特別多》。
《去年煙花特別多》為 1998 年陳果自編自導的電影,與《香港製造》和《細路祥》合稱「九七三部曲」,是香港電影中少有地以香港回歸及華裔英兵作為故事背景的作品,故事特別描寫的「去年」是指 1997 年,當年香港一共有六次的大型煙花匯演。歡慶背後,一群華藉英軍卻因退伍而面對重重困難,找不到出路的他們打算在回歸前夕打劫銀行。電影穿插主權移交儀式、解放軍入城、青馬大橋通車等真實片段,並於第 18 屆金像獎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提名。
昨日 HKIFF 記招播放陳果受訪片段,他形容自己在香港算是罕有動物,」能夠逆流而上,拍攝一些我自己心中的電影,其實比較難得。」1996 年他以極低成本拍成《香港製造》,並獲金像獎最佳電影及最佳導演,一舉成名。「我覺得時勢造就了我,如果沒有 1997 年,我不會拍《香港製造》,那我可能就跟一個普通導演一樣,沉溺於主流工業的多產,想拍多點戲。」
陳果昨日亦在記招上台,主持問他會否繼續拍香港地道的作品,他表示作為導演生存並不容易,「現在掙扎緊是否該拍些主流戲,然後再拍些自己戲。」
HKIFF 總監利雅博早前表示,「陳果的導演之路,本身已是『香港製造』最好的品牌故事」,又指其題材變化多端,但主題不離香港人與地,對邊緣人物的關注始終如一,「寫實中滲透魔幻,奇情裏照現荒謬,以鏡頭書寫政治與社會寓言,為香港留下另類歷史印記。」
HKIFF 焦點影人回顧展現將放映陳果執導的十部作品,包括《香港製造》(1997)、《細路祥》(1999)、《榴槤飄飄》(2000)、《香港有個荷里活》(2001)、《人民公廁》(2002)、《餃子》(2004)、《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2014)、《我城》(2015)、《三夫》(2018)、《墮胎師》(2019)。其中《墮胎師》故事講述家庭主婦珍姐(白靈飾)是一位黑市墮胎師,她的客人來自不同階層,有青年婦女,也有未成年少女。陳果於 2020 年台灣金馬獎憑這部電影獲「最佳導演」提名。
香港國際電影節為亞洲區內最悠久的電影節之一,於 1977 年由市政局成立。2000 至 2004 年間,電影節曾由多個政府部門及法定機構,包括康文署和藝發局主辦,其後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正式成為獨立的非牟利團體,由第 29 屆開始主辦至今。
今屆 HKIFF 繼續由藝發局資助,於 3 月 28 日至 4 月 8 日期間舉行,門票由 3 月 12 日上午 10 時起開始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