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阿含》有幾古樸?

水之道

11 回覆
3 Like 3 Dislike
水之道 2024-03-06 20:27:02
大家知道,佛經分唔同時期集成。

比較原汁原味嘅內容,小弟認為收錄喺《相應部》同《雜阿含》,入面嘅「修多羅」(sutra)部分。

喺度集合,個人覺得係重中之重嘅經文,歡迎分享同探究!



水之道 2024-03-06 20:34:11
何等爲正見?謂説有施,説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衆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等爲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

何等爲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

何等爲正業?謂離殺、盜、婬。

何等爲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飮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

何等爲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

何等爲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

何等爲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

《雜阿含784經》

https://buddhaspace.org/agama/sub/784.html
水之道 2024-03-06 20:52:13
有趣嘅係,「不受後有」巴利文係「nāparaṁ itthattāyā」,又譯做「不復轉還」。

咩係不復轉還?開頭我理解成,脫離輪迴、不復存在,認為係一種斷見(annihilationism)。但進一步浸淫喺原始佛法之下,我留意到另一種理解方式。

早期僧團嘅解脫,只有兩種:一係今生漏盡,二係未漏盡。漏盡者,唔再處於苦(dukkha)嘅狀態,當下解脫,即係Snp 5.9所講嘅:Diṭṭhadhammābhinibbutā。

咁漏盡嘅羅漢,死後係咪無餘,乜都冇呢?

(待續…)
水之道 2024-03-06 21:00:38
不復轉還,就係正見、漏盡、苦滅。
Rudolph 2024-03-07 00:56:00
雜阿含28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如人種樹,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猶如種樹,初小軟弱,不愛護,不令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之道 2024-03-07 14:01:02
好鍾意你呢篇

個人覺得,呢度嘅珍貴之處,在於佢嘅還滅,唔涉及觸受同六識嘅滅,而係由觸受所引生嘅愛取着手。呢種formula好珍貴!
水之道 2024-03-07 14:12:37
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
— 雜阿含105經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阿難:「六入處盡,不談有餘無餘,而是得涅槃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有餘耶?此則虛言。無餘耶?此則虛言。有餘無餘耶?此則虛言。非有餘非無餘耶?此則虛言。若言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離諸虛偽,得般涅槃,此則佛說。」
— 雜阿含249經

呢兩篇經,個人推斷係九分教嘅「記說」部分。但佢哋一樣好authentic咁帶出,早期涅槃觀,並無永死之義。涅槃,只係指現世嘅苦滅,帶嚟嘅清涼安穩、寂靜自在。
水之道 2024-03-24 00:45:29
Agama,係傳來之教嘅意思,音譯阿含。
永明延壽 2024-03-24 14:49:25
都有2000幾年咁古樸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