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壽臣爵士,KBE,LLD,JP(Sir Shouson Chow,1861年3月13日—1959年1月23日),原名周長齡,香港島黃竹坑新圍人,晚清高級官員,最後在1909年調任「奉錦山海關兵備道兼山海關監督」,直到清亡。其後成為20世紀初期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曾於1918年參與創立東亞銀行,並長年擔任該銀行之主席達三十多年。
周壽臣1861年於香港島黃竹坑新圍出生,11歲便由父母送往中央書院,接受西方教育。當時中國積弱不振,並剛剛於英法聯軍之役中慘敗,清廷由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推動下,開始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期間,清廷亦決定「派童赴美」,以吸收西洋知識。於是,清政府代表容閎便來港訪尋學童[3]。由於周壽臣在港已經接觸西學,因此被容閎選為第三批大清留美幼童之一
留美幼童由於已經融入當地社會,開始剪去辮子,部分更信奉基督教。這令當時清朝保守勢力怒不可遏,並不斷上書李鴻章,要求召回留美學童[4][5]。雖然容閎力排眾議,可是後來李鴻章仍然決定召回留美學童。對於當時以優異成績於菲立斯學院畢業的周壽臣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周壽臣當時已得到美國著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取錄,準備入學。最後,周壽臣只能無奈地放棄入學機會,回到中國。
本來大學收佢 俾清朝搞到無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