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會在支援旅遊業發展、增加旅客來港意欲和新鮮感方面多有落墨,包括計劃每月在維港舉行煙花和無人機表演,涉數億元開支。屢屢被旅客詬病不如三四線城市的「幻彩詠香江」的燈光音樂匯演亦會大革新。另計劃推出主題式活動「軟銷」香港,例如城市漫步、踩單車等,讓旅客深度體驗香港。
在經濟復甦緩慢的客觀事實面前,政府確實推出了多項措施,催谷旅遊,也因此確實吸引了大批遊客訪港。在剛過去的農年新年長假期,訪港旅客多達143萬人次,其中約125.5萬人次是內地客。但調查的數據確實或多或少有點尷尬,每位訪港旅行團的內地旅客平均在港消費僅得300元左右,扣除交通及餐飲費用,甚至連最基本的手信都欠奉。
當局及業界確實應深刻反省檢討,何以內地遊客縮手縮腳未在港消費購物,相信這種情況絕不僅僅局限於內地客,就算是歐美日韓客,估計情況也不會樂觀到哪裏去。雖然種種舉措旨在想方設法讓遊客把口袋裏的鈔票留在香港,若果這一終極目標未達成,那麼,就應該質疑諸如此類的眼花繚亂的舉措的效用。
至於計劃每月在維港上空舉行煙花和無人機表演,煙花匯演若果月月搞,除去環境污染不去考慮,是否能夠帶來晚晚新鮮的感覺,也有所質疑。今年春節期間,筆者在惠東十里銀灘度假,一連五晚,每晚長達兩三個小時的煙花綻放,雖說未至美輪美奐,但這樣的規模與時間,卻也讓人別開生面,在這裏不單可以觀賞,還可以置身其中花錢買煙花盡情燃放。香港若然月月放煙花,用不了多久,恐怕也會成為明日黃花,失去吸引力。
#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