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hechasernews.co.uk/wp-content/uploads/photo_5931380326205079534_y-1.jpg)
前日(10日)是農曆新年大年初一,在英國牛津市,有本地團體舉辦賀年活動,設數十個手作和遊戲攤位,提供香港特色小食外,亦邀請地區人士向出席者舉行短講,簡介英國各類制度,吸引逾千人參加。前港督彭定康爵士(Lord Chris Patten)伉儷亦有出席,於下午二時許到場,獲港人熱情簇擁,並與民同樂玩遊戲。
《追新聞》特約記者Reagan
![](https://thechasernews.co.uk/wp-content/uploads/WhatsApp-Image-2024-02-11-at-10.55.26.jpeg)
活動設有攤位遊戲,前港督彭定康參觀時亦樂在其中,成功將羽毛球掉到杯裏。
![](https://thechasernews.co.uk/wp-content/uploads/WhatsApp-Image-2024-02-11-at-10.55.25.jpeg)
前港督彭定康的妻子林穎彤 (Lavender Thornton Patten)亦有到場,離開時同樣獲港人歡送。
![](https://thechasernews.co.uk/wp-content/uploads/Chris-Patten-20-scaled.jpg)
義工們製作和準備香港地道小食供參加者享用,款式有咖喱魚旦、 蛋撻、 雞蛋仔等。
![](https://thechasernews.co.uk/wp-content/uploads/Chris-Patten-17-scaled.jpg)
前港督彭定康伉儷離開時,獲參加者熱情簇擁。
![](https://thechasernews.co.uk/wp-content/uploads/Chris-Patten-13-scaled.jpg)
彭定康先參觀中式繩結、寫揮春等手作教學和表演,與義工們握手打招呼,經過一個要將羽毛球掉進杯中的遊戲攤檔時更稍起玩心,首次嘗試便成功,現場響起一片歡呼。他亦是活動主講嘉賓,致辭時提到「在香港是我和我的家人一生裏最快樂的時光」,又感謝移英港人貢獻英國社會,期許有一天英揆由具香港背景的人擔任。就港府展開《基本法》23 條立法公眾諮詢,他回應記者提問指,港府立法的決心令他詫異,質疑港府「究竟是在額外追求甚麼?」
名為「八福喜臨門 騰龍賀新歲」的活動歷時四小時,由牛津社區教會(Oxford Community Church)主辦,以及其他牛津港人組織協辦。教會成員 George Taylor 現於牛津大學轄下語言中心任教學術英語,是活動的負責人。他説活動旨在協助港人參與社區,有逾千人出席是比自己所想的還要成功。但從邀請大學校監彭定康出席,到受自己學生——一名名譽領事——在墨西哥協助移民者所啓發並獲其贊助活動,一切原來都是機緣巧合。
活動獲名譽領事贊助
George説,教會初時從未想過舉辦賀年活動,原只是構思邀請彭定康與香港人對話,但因其 2023 年未有合適時間而告吹。直到 11 月初,他想起 2024年1月是農曆新年,提出舉辦活動獲彭定康應允出席,便着手籌辦活動,他亦親自篩選和邀請短講嘉賓,包括英國國民保健署醫生、市議員和慈善組織代表,「務求讓參加者了解英國制度」。他笑指有時人生就是要瘋狂大膽:「我其實有點放肆,走到大學辦公室,直接要求和校監秘書見面。她走了下來,我們就這樣坐在沙發上討論,原則上同意了整個計劃。」
至於聘請保安、設流動廁所等活動經費,除了牛津郡議會向牛津郡香港人提供的少量資助,George 説自己有名學生是洪都拉斯駐墨西哥名譽領事,相當仁慈和樂善好施,會協助當地移民,了解到他們的困難,因此當知悉這次活動是與移英港人有關時,該學生主動問他是否需要任何資助,自掏腰包贊助了今次活動部分開銷。George 解釋,某程度上正是因為這名學生,他認知到全球都面臨移民問題,政客們將社會問題怪罪於移民身上,但「與其(像英國政府提出般)將移民放上飛機送去盧旺達」,倒不如「擁抱」,去幫助他們。
透過今次活動,他希望香港人在英國更有家的感覺,明白到自己並沒有喪失自己的文化身份,而本地社區亦在接納他們。他期望未來活動有更多牛津本地人參加,解釋「教會當然是個安全的地方,但今次活動並不是想設立只供香港人活動的空間,而是希望大家融入社區」。
市議員:選民登記是參與英國社會一部分
牛津郡議會和市議會議員 Susanna Pressel 是其中一名受邀發表短講的嘉賓,向出席者介紹英國地區政府的不同層級和制度。她接受訪問時指,牛津以至英國都非常歡迎移英港人,期待港人社羣參與英國社會,而這包括登記成為選民,在地方選舉和今年的國會大選裏投票:「你的意見與其他人一樣重要和有價值,而由於港人是移民者,對英國事務的看法可能更為客觀。」
更為重要的是,她説,閲讀地方報章是了解英國地方事務最快的方法。她亦建議港人多瀏覽各級議會的網站,了解它們的職能和最新動態。
為彭定康準備蛋撻
活動亦有準備小食,供逾千名參加者享用。彭定康鍾愛蛋撻街知巷聞,每個錫紙盒的蛋撻、雞蛋仔和糕點背後,自然離不開十多名義工的苦勞和思量,同是四十多歲的陳太和陸太便是其中兩位,兩人亦有帶同子女出席。
陸太負責豬皮、蘿蔔和魚旦,她説很多義工都在活動數日準備糕點和香港地道小食,只求讓參加者感受到新年的氛圍,「以至家鄉的味道」。她又提到,對參加者踴躍參與非常高興,而子女們學懂服務其他人,於成長而言亦獲益良多。陳太則於活動前一日起,在家由晚上八時起炸了六小時笑口棗,她説明白港人移民英國遇上不少難關,冀藉笑口棗祝港人「笑口常開、開開心心」。
Source:
https://thechasernews.co.uk/%E8%8B%B1%E4%BA%BA%E4%B8%BB%E8%BE%A6%E7%89%9B%E6%B4%A5%E5%B9%B4%E5%AE%B5%E8%AE%93%E6%B8%AF%E4%BA%BA%E6%9C%89%E5%AE%B6%E7%9A%84%E6%84%9F%E8%A6%BA-%E8%82%A5%E5%BD%AD%E7%8E%A9%E9%81%8A%E6%88%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