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家同03年各大利益集團搞董建華無乜分別,結果當年就係頂唔住壓力做錯左,行錯路!23年的現在絕對唔可以重蹈覆轍!

牛波硬V

14 回覆
14 Like 2 Dislike
牛波硬V 2023-10-19 12:40:29
香港主權移交後,董建華於1997年10月宣讀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十項工作計劃,當中「安居」一項中,董建華訂出以下目標:
每年興建的公營和私營房屋單位不少於85,000個
10年內全港70%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
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縮短至3年[7]
增加鐵路上蓋及市區重建建築密度
實行情況
在1997年,香港政府拍賣了19幅住宅用地,總面積為24公頃;另外批出7幅總面積為16公頃的土地作居者有其屋計劃用途;以及售出3幅總面積為5公頃的土地供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之用[8]。
到了1998年6月,由於物業價格大跌,政府暫停賣地直至1999年4月。1998年內政府共賣了10幅住宅用地總面積9公頃;售出3幅總面積8公頃的土地供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之用,以及批出7幅總面積15公頃的土地作居者有其屋計劃用途[9]。
在1999年,政府售出16幅總面積15.35公頃的建屋用地及兩幅總面積4.94公頃的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用地;將8幅總面積12.54公頃供發展居者有其屋計劃、3幅總面積14.74公頃供發展可買可租選擇計劃、6幅總面積47.93公頃供發展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土地批予香港房屋委員會;並將一幅面積0.9公頃供發展住宅發售計劃的建屋用地批予香港房屋協會[10]。
2000年過後,首批「八萬五」時期興建的單位推出市面,而2000年度一年內有85,710個住宅單位建成[11]。
在2001年,香港共有10萬個住宅單位建成[12],超過了85,000的目標,至2002年則大幅減少至67000個[13]。
而多個西鐵、馬鐵及將軍澳線的上蓋物業發展項目亦採用高密度設計。
影響
據統計,香港樓價在1997年10月19日的最高峰後的一年間下跌了一半,其後在1999年反彈兩成,但隨着八萬五時期所興建的樓宇陸續落成,加上種種因素,樓價在其後3年多再下跌超過40%,在2003年8月24日跌至谷底。在這5年10個月,香港樓價下跌70%。[1]
由於香港大部分中產階級都是透過把物業作抵押申請樓宇按揭,向銀行借取相當於樓價的七成按揭來購買物業,但由於樓價大幅下跌七成,使在高峰期入市的業主擁有的資產價值跌至低於負債,成為負資產。不少人花費一生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完成物業的供款,退休後可以有屬於自己的物業安享晚年。然而樓價大跌使他們花了數十年才累積得來的財富轉眼間化為烏有。如果在負資產期間失業,或被大幅減薪,而無法供款,銀行會收回物業拍賣,業主不但變成「無殼蝸牛」,失去物業後仍然要設法向銀行還債,銀行也承受龐大壞帳風險。至於購入多個物業作投資之用的業主損失更大。有時事評論員嘲諷道:「馬克思發明了無產階級,董建華則製造了負資產階級。」[14]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資料顯示,香港負資產問題最嚴重的時期為2003年6月,當時共有約105,697宗負資產按揭,佔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額1,650億港元,按揭金額與抵押的比例為128%,估計這些貸款的無抵押部分約值360億港元,意味着香港銀行單在按揭市場便需承擔360億港元的壞帳風險。[15]
而目前仍然有不少鐵路上蓋物業因在八萬五建屋計劃時期規劃,地基採用高密度設計,引致不少地區出現屏風樓問題。包括將軍澳、西九龍、荃灣及大圍。
從2000年代早期起,香港特區政府推行多項措施減少住宅供應,導致新建成的公營及私營住宅數量大減。在2010年一年內,香港僅有約19800個住宅單位建成,[16]不到10年前(2000年)的四分一,甚至連「八萬五」政策剛推出的1997年落成數目的三分一也不到。到2011年2月,香港的整體住宅樓價,已經超越1997年10月的昔日高位。[17]有報章指出「樓價租金狂升、民怨沸騰、民生大受影響」。[18]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11年表示「我們的中產發現自己買不到樓,因為樓價太貴」。[19]
2012年,香港富商胡應湘認為董建華當年提出「八萬五」計劃是正確的,「如果當年沒有八萬五」,香港年輕人「只可能住籠屋和劏房」。[20]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指「八萬五導致落重藥的孫九招,引致今天的地產霸權」。[21]
2012年當選行政長官的梁振英被指在任職行政會議成員時,建議當時行政長官董建華推行「八萬五建屋計劃」[22]。梁振英曾經解釋指出,八萬五這個數字是經長遠政策估算得出,只是適逢金融風暴,令樓價下跌。2011年11月27日,為宣佈參選行政長官的梁振英站台的前布政司鍾逸傑,為「八萬五」辯護,他稱當時新加坡樓價較香港跌得更多,認為只是被亞洲金融風暴影響[23]。較早前,有選舉委員會的委員表示,梁曾對他說「不要以為八萬五是我搞出來的」[24]。
進入2010年代後,由於香港樓價已經攀升至超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水平,甚至一直沒有下跌的跡象,而香港的貧富懸殊和住屋問題也遠超以往地嚴重,並衍生出劏房問題,多達28萬人居住於狹小而破舊的劏房中,大量青年人也對置業感到無望,故此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如果當初堅持推行「八萬五」政策,香港便不會有今天因房屋問題導致的社會困局。
Jasmine_Yam 2023-10-19 12:42:23
地產佬堅仆街
SUKIDAKARA 2023-10-19 12:43:42
太古城跌到600萬啦
咁就差唔多啦
兔氣揚眉 2023-10-19 12:49:20
你可以慢慢等
SUKIDAKARA 2023-10-19 12:59:22
我係英國買咗樓
袁文傑 2023-10-19 13:56:12
出一個post收幾$?
Look_Like 2023-10-19 14:48:32
d 老舊藍籌理應就要跌到新樓一半樓價先合理
而家成個勢都係咁跌
簡約公屋·廢達拿 2023-10-19 15:38:32
到你條傻閪上到樓 供完十幾廿年
自己人到歲晚50幾冇咩能力收益
層樓就要貶值一半先講
Look_Like 2023-10-19 15:41:12
又係你條底薪AA 無工開要上嚟吠
簡約公屋·廢達拿 2023-10-19 15:45:14
公屋狗真係幾撚賤 我地納稅人仲要養你班冚家產
你班冚家產居然想我地臨老過唔到世

支持全面實施公屋強制社會服務令
全部公屋女人要義務免費俾私樓仔任屌就啱啦
av榮-美股分析師 2023-10-21 16:38:53
一半?
計哂折舊 預錢維修
你認為依啲4 50年樓值咁多
彼此 2023-10-21 19:29:46
地產亂港 香港已不能再亂
輸少當贏 2023-10-22 18:19:40
而家習大大掌政 恒大碧桂園都可以倒
點解長實新鴻基唔可以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