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在囚人士對國民身分的認同,懲教署在「沿途有『理』」計劃的「認識中國歷史及加強國民教育」更生方向下,推出「遊歷文‧品‧道」的新猷,以增進在囚人士在中國傳統文化、個人品格及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識及修養。
![](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ll/sthl/22c22f4039d05b89ab738bbab35cbc72/2023-09/01_0_33.jpg)
首個項目是懲教署與教育大學合辦的「中國傳統文化工作坊」,將會在今年10月在三所青少年院所內推行,讓青少年在囚人士親身體驗多姿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技藝,包括剪紙、篆刻、中國繩結及花牌紮作,藉此加深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及發展歷史的認識,學習欣賞及傳承中華文化。
適逢中秋佳節,懲教署今日亦在壁屋懲教所舉行為期兩天的「文化市集」。市集以極具中國古代特色的「墟巿」為主題,共設有九個攤位,展示九項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項目,其中四項是即將在「中國傳統文化工作坊」中推出的新項目,其餘五項是青少年在囚人士較早前參與「一切從歷史出發」等國民教育活動的學習成果,包括:中國古代運動、粵劇、麵塑技藝、中國傳統小吃及中國書法。除了首四項新項目是由專業的導師作示範外,其他項目均由曾參與訓練的青少年在囚人士向出席者作講解及分享。
懲教署特別安排中學生參與是次活動,一方面讓他們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活動,加深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及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另一方面在參與「面晤在囚人士」環節中與青少年在囚人士互動交流,了解到在囚人士的心路歷程,藉以啟發他們思考違法所須負上的沉重代價。此外,懲教署會在市集舉行的第二天,邀請在囚人士的家人參與活動。這不僅讓他們了解到子女在院所內參與國民教育活動的學習成果,更為他們締造一個「不一樣」的中秋團圓機會,讓他們能夠與子女在中秋節當日共聚天倫,從而深化他們的家庭關係,增加青少年在囚人士在更生路上的支援,鞏固其改過的決心。
![](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3/09/2023092817402056323.jpg&f=jpeg&w=815&q=75)
www.singtaousa. com/2023-09-28/%E5%A3%81%E5%B1%8B%E6%87%B2%E6%95%99%E6%89%80%E8%BE%A6%E3%80%8C%E4%B8% AD%E5%9C%8B%E5%82%B3%E7%B5%B1%E6%96%87%E5%8C%96% E5%B7%A5%E4%BD%9C%E5%9D%8A%E3%80%8D-%E5%8A%A0%E6%B7%B1%E5%9C%A8%E5%9B%9A%E4%BA%BA/4619277#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