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係old news,但係大自然中嘅同性戀唔單止唔違反自然,仲會令族群繁殖能力變強!反擊某啲人話同性戀會絕子絕孫論!

機界原種

11 回覆
4 Like 16 Dislike
機界原種 2023-09-26 12:43:25
瑞典研究:同性戀基因讓異性繁殖能力變強

同性戀不自然?自然界中已有超過1500種動物被觀察到同性戀行為,最近更有瑞典研究團隊發表:同性戀基因可能有益族群存續與發展。

演化學者達爾文曾提出,動物的性衝動是為了促進繁殖活動,因此皆以異性戀為前提的假說,過去專家也把部分動物的同性性行為當成特例,但自然界中的同性戀,比起達爾文所想的還要普通。包括雞、貓、無尾熊、鴯鶓、海豚、魚類,甚至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目前人類已發現超過1500種動物的同性戀,其中有3分之1留有可靠紀錄。


理論上,動物的雌雄個體共享大多數基因,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生態遺傳研究團隊提出假說,致使動物展現同性性行為傾向的基因,在異性身上時會對群體帶來好處。為確定其假說,研究者選用米蟲作為實驗對象,結果發現雖然多數雄蟲出現同性戀行為,雌蟲的繁殖力卻反而變高了。
被選中的米蟲,無論雌雄,都有低頻率的同性性行為傾向。研究團隊使用人工配種技術,培育出具有同性戀傾向的群體。相較一般對照組,這群體中的雄性,雖然傾向忙著跟同性假交配,但它們的姊妹卻生下更多的卵,並留下更多後代。

研究團隊的結論是,同性戀傾向之所以只在單性身上展現,是因為會為異性個體帶來好處,於是相關基因就在自然選擇下被保存下來,這也被認為是許多動物展現同性性行為傾向的基本原理。專家認為,自然界中與同性戀相關的研究,一直被視為禁忌,但性行為並非只有繁殖功能,還能讓群體功能發揮得更加順暢。例如,行群體生活的動物,同性戀行為能讓過剩的雄性滿足,並強化雄性個體間的關係,達到社會功能。

2010年夏威夷大學在歐胡島上展開研究,在一個規模高達120隻的信天翁群體觀察到多數成員的同性戀行為。有3分之1的伴侶是雌性同性戀,DNA分析更指出部份雌性可以維持長達19年的同性伴侶關係。雖然這些雌性會與雄鳥交配,但孵蛋育雛都是由兩隻雌鳥共同進行。
還有紀錄顯示,企鵝的男同性戀情侶也會孵蛋育幼。最近德國柏林動物園發現一對只跟同性交配的公國王企鵝,這兩隻企鵝分別叫做 Stan 跟 Olli ,本來是被送去跟母企鵝配種,結果園方卻發現牠們對異性一點興趣都沒有,而且整天形影不離,過了老久也沒讓母企鵝產下受精卵,最後被成全送到同性戀企鵝專用的動物園,負責幫沒興趣孵蛋的母企鵝照顧小孩。
佩雷斯 2023-09-26 12:47:13
雖然這些雌性會與雄鳥交配
機界原種 2023-09-26 12:51:23
倭黑猩猩 (Bonobo)
人類有同性戀、異性戀,那血緣上最接近人類的生物有嗎? 倭黑猩猩的DNA跟人類最接近,相似度高達98%,牠們也是少數會為了性快感而做出性行為的生物。 此外,無論是同性之間或是異性之間的性行為,都可以幫助牠們增進友情、提升地位或是降低緊張。 研究發現,母倭黑猩猩同性性行為的舉動比公的還多。
瓶鼻海豚
不論公母都有同性性行為,而且同性性行為佔所有性行為的一半。 研究顯示,公瓶鼻海豚普遍是同性、異性性行為都可以的。
信天翁
信天翁是終生伴侶制。 在夏威夷,有的族群有高達1/3是同性伴侶,兩隻母鳥為伴侶的比例高於兩隻公鳥。 其中一隻母鳥甚至會跟公鳥交配,完事之後就把公鳥趕走,然後回到原本的巢穴跟伴侶的母鳥一起孵卵、育子。

天鵝
天鵝也是終生配偶,而兩隻公天鵝結成連理佔所有天鵝配對的1/5。 牠們會假裝跟母天鵝在一起、交配,生卵之後把母天鵝趕走,再一起孵卵、育子! 夫夫天鵝也曾有過偷卵的紀錄。
美洲野牛(Bison)
母野牛受精期一年只有一次,公野牛也只有短短的一小段時間可以跟母野牛交配。 受精成功之後母野牛就不再接受公野牛。 然而,繁殖期間公野牛會因為賀爾蒙的變化,持續呈現性慾高漲的狀況,但是又沒有母野牛可以交配了,所以就會出現公野牛彼此出現同性性行為的現象。 研究發現,野牛的同性性行為佔所有性行為的一半以上。

普遍認知上,性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傳宗接代,物種才能夠永續存在;個體之間也要用最少的資源跟體力,來達到最高的報酬。 所以一公一母的交配方式,才能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益。 然而,同性性行為完全是反其道而行。 同性雙方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繁衍下一代,物種的繁殖率跟生存率,都會因為同性性行為而付出代價,因此長期以來同性性行為都被認為是違背達爾文的演化論的(Darwinian Paradox)。
但是,動物界中竟然有1500多種生物保有同性性行為,而且都沒有在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 為什麼呢?
科學家漸漸開始轉變思考方向。 人類長久以來的假設「性行為是為了傳宗接代,所以只能一公一母」及「異性性行為才是正常的」,是人類以社會學的角度所訂定的,但是在生物界中可能不適用。 同性性行為可能在物種演化的初期就存在了,那時候的性行為也可能是以無差別的方式在進行,不用在乎彼此的性別。 現在還有很多物種是在交配的當下才決定性別的,像是蝸牛、海膽等。
如果同性性行為的代價很高,會減低繁殖率,也會造成物種的負面成長,那同性性行為就應當在演化的過程中漸漸被淘汰,但事實並非如此。 因此,同性性行為極有可能不會影響物種的存亡,而且還會正面增加繁殖率、加強物種的成長。
機界原種 2023-09-26 15:30:04
機界原種 2023-09-26 16:17:34
京彩芽 2023-09-26 16:31:00
其實個問題係lgbt要迫鳩人接受,原本你有你搞gay我有我扑野係冇問題
Pastor_ET 2023-09-26 17:20:08
當佢真係唔係違反自然....
但唔等於全然普及
瑞典呢個研究,
只可以指出同性戀係一個 transition stage 去刺激正常繁殖嘅某一 part 事件
唔等於最後係全部都可以全體同性戀
過渡性質嘅嘢, 總有時候要被取締與消失
東亜重工 2023-09-26 17:22:58
樓主唔好賣花讚花香
機界原種 2023-10-01 17:56:33
今晚食乜好 2023-10-01 17:58:48
耶穌唔比
機界原種 2023-10-01 20:19:06
玩夠到老專心信咪得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