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居住在承德的中國程序員為境外公司工作,通過「翻牆」在github上領取公司任務做代碼編寫,在support上回答用戶問題,並使用Zoom進行遠程辦公。承德市公安局對其進行了少量罰款,然而沒收了其「非法所得」1058000元。此事在社會上的間接觸及面非常大,因此受到關注。
中國法律禁止非正式渠道「翻牆」進行國際網絡連接,這一立法的初衷是保護國內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安全,阻止境外的價值滲透。多年前,互聯網「防火牆」剛開始建構時,老胡就堅決表示支持它的設計和推行,因為它契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是中國國家安全在這個時代的基礎要件。中國不能被美國的互聯網巨頭肆意跑馬圈地,我們的社會被它們綁架。
與此同時必須看到,中國是對外開放的國家,我們捍衛了本國互聯網的獨立自主,但這不意味著我們與國際互聯網完全隔絕。隨著全球化在互聯網應用層面的不斷推進,中國有大量人員需要借助國際互聯網開展工作,所以一些國有公司和機構提供了互聯網國際連接的渠道。然而由於那些渠道有限,很多人不瞭解它們,因此一些人還是通過各自方法 「翻牆」上外網開展工作。從互聯網上透露出的有關承德處理這件事的信息看,它大致應該就屬於這樣的情況。
我們要捍衛政治和意識形態安全,同時又要保持中國社會對外開放的基礎能力,滿足這方面的需求,那麼就應該區別對待相關事情,不搞簡單的「一刀切」,不用「危害國家安全」的個別案例來衡量其他因工作需求而發生的「翻牆」行為。
從事技術、媒體、和國際交流的人員需要接入國際互聯網的情況太多太多了,如果把他們的需求都給切斷,那麼中國民間將封閉起來,我們對外開放的整體能力將大幅萎縮,那已經不是別人搞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放棄互聯網時代的種種機會和可能性。我個人認為,有關管理部門有必要對國內連接國際互聯網的相關需求開展研究,多開闢一些相關的合法渠道,推動有序的開放。
承德將一個程序員的境外工作收入定性為「非法收入」,並且全部沒收,這是迄今我們看到的對「翻牆」最重的經濟處罰。如果被處罰者去外網僅僅是編寫軟件,不涉及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問題,那麼這個處罰就頗為值得商榷,它開的這個「先例」增加了社會的疑惑,不利於中國擴大對外開放。
由於中美關係緊張,帶動了中西意識形態衝突的加劇,美國和中國以及西方與中國之間的相互政治防範都在上升。這個時候,我們這邊還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冷靜,基層管理部門不要遇到民間涉外的情況就緊張,不要有管理涉外越嚴格越正確的認識。美國在對華問題上搞得很極端,中國在保持自信和鼓勵對外開放方面一定要做得比美國更好,那樣我們才能夠更有張力,讓我們的發展更加八面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