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在 8 月 2 日實施,至今逾一個月,「633」固定收費方案下,西隧減價至 60 元、紅、東隧加價至 30 元,社會關注會否出現「三隧齊塞」。《集誌社》比較三隧分流前、實施一個月後的行車時間數據,發現三隧行車時間全部增加;而多數交通暢順的西隧,在早上繁忙時間偶有出現行車緩慢情況。
數據分析三隧分流成效:https://bitly.ws/UIwd
《集誌社》利用運輸署的行車時間顯示器數據,分析分流前( 8 月1日)和實施一個月後(9月12日)的行車情況。紅隧方面,在繁忙時段 7:48 - 10:15分,由公主道南行愛民邨往紅隧平均行車時間,由分流前的 8.4 分鐘增加至 9.4 分鐘,大部分時段一如以往行車緩慢。
西隧方面,在其繁忙時段 8:08 - 10:15分,由渡船街南行近富榮花園到西隧行車時間,由 8.4 分鐘增加至 9.4 分鐘;過去一般交通暢順的西隧,在近 9 時至 9 時半,一度出現行車緩慢情況。至於東隧,在 7:48 - 10:15分,由啟福道北行油站往東隧時間,則由 14.1分鐘增加至 15.9 分鐘,交通仍屬暢順。
https://www.facebook.com/thecollectivehongkong/posts/pfbid02h2b8dQGKwUYnaTJzdfX9ohy7xupKTA31nUC1ZBSBCzd4wTm8ZHD6yr28BLB6qdc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