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睎乾:「500-year rain event」 直譯其實是「五百年大雨」 不是「五百年一遇的大雨」

香江19

352 回覆
295 Like 124 Dislike
香江19 2023-09-09 02:45:13
「五百年一遇」的奧妙

昨晚香港,下了一場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大的雨,特區政府反應之慢,有目共睹,我也懶得再說了。倒是今日下午政府開的記者會,有句話值得談談。

港官對這場雨災的形容,由「百年一遇」升級到「五百年一遇」,令很多網民大感不解:五百年前(1523年)是嘉靖年間,港府難道有明朝天氣紀錄?否則怎知道是「五百年一遇」呢?
近年常見的「N年一遇」,本為統計術語,美國地質調查局早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已在用,但人家的原話並非中文的「N年一遇」,而是「N-year return period」,即「N年重現期」,表示重複發生同一事件所需的*平均*時間。

重現期並非用來預測何時落大雨,而是量化降雨、洪水等現象,以便制訂防洪標準及設計排洪系統。重現期長短是如何決定呢?天文台會根據雨量紀錄,統計同一地點重複發生某程度的雨,平均需時多久,若是五十年,就叫「50-year rain event」,直譯其實是「五十年大雨」,不是「五十年一遇的大雨」。

天有不測之風雲,所謂「十年大雨」、「百年大雨」,絕非代表每隔十年或百年就會準時發生一次。「十年大雨」指任何一年只有十分之一(10%)機率會下那程度的雨;「百年大雨」則指任何一年只有百分之一(1%)的機率⋯⋯以此類推,「五百年大雨」即任何一年會下那程度的雨,機率僅0.2%。

既然「N-年事件」只代表某事發生的機率,那自然不是每隔N年才發生一次——它可以在N年內發生多次,也可以一次也不發生!假如昨晚那場雨發生的機率是0.2%,那麼明年再發生的機率依然是0.2%,只要夠「好運」,不必等到2523年,你也可一再遇上。

至於「五百年一遇」,天文台既沒有五百年的降雨紀錄,又憑什麼這樣說呢?港官可能是隨口說說,像「千年一遇美少女」之類,只當作形容詞,也不排除是按照統計學的某個「分布」(如泊松分布、二項分布之類)來估算。但「分布」說穿了也只是一套假設。

既是假設,自然很不完美。其實只要你考慮一些現實因素,就知道昨晚的極端天氣,將來非但不是「五百年一遇」,更可能是幾年一遇,甚至年年相遇。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今天說,極端天氣是一個清晰警號,「為甚麼今日下破紀錄的大雨?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全球暖化影響。」

只要加入「全球暖化」此一參數,則昨晚那種暴雨的機率,將來肯定不止0.2%那麼小。從這角度看,所謂「五百年一遇」說法就更加沒意義了。你擲毫,也不會把「公」或「字」稱為「兩擲一遇」,那麼中国大陸和香港官方,何以樂此不疲講「百年/五百年/千年/五千年一遇」呢?

箇中理由,我覺得跟「新冠」那「新」字差不多。官方的潛台詞是:「事件很罕有,甚至史無前例,所以你們這些庶民,不該責怪我們反應慢,就算處理得差也是正常的,因為史無前例,我有反應已經很好了。」

平情而論,今次李家超的表現還是值得讚賞的。他完美實踐了習近平治水的重要精神——在民眾水深火熱的時候不見人。

https://www.facebook.com/epinoia2020/posts/pfbid094dr7vorTB6Qg4wZRuF5bAc3BW8n37s76Mk543b3ro65ZH6iTTsCWjB2EzsSXKF6l
香江19 2023-09-09 02:48:10
「N年一遇」的爭議

在中國大陸,百年洪水、千年洪水常被稱作「百年一遇的洪水」、「千年一遇的洪水」。2005年7月5日,鄭州《大河報》報道,南陽市南召縣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9]。2010年7月11日,《北京日報》報道,青海格爾木遭遇「兩千年一遇」的洪水[10]。鄭州市氣象局在2021年7月河南水災後稱,從氣候學、小時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現期通過分佈曲線擬合來看,該水災「都是超千年一遇的」。[11]

河南水災後,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陳濤接受採訪時回應稱,目前僅有1950年之後的氣象數據,而沒有可靠的、長時效的、有效的降雨記錄,從目前掌握的氣象數據來看,無法斷言「千年一遇」、「百年一遇」[12]。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接受採訪時稱「我們無法確定這是否為『千年一遇』,但是因為全球氣候變化,降雨量數據未來將持續打破紀錄。」[13]

有中國媒體批評「N年一遇」的說法,他們指出,「千年一遇」的說法「是個翻譯扭曲的例子」,「使用者的本意或許是為了突顯事件的嚴重程度,但隨之而來的誤讀總會將事件等級進一步誇大」[14]。也有媒體質疑稱,「千年一遇」可能是一種將災難無限放大從而逃避責任的託詞[15]。

英文媒體引用中國官方所用的「千年一遇」時,會將其翻譯為「once in a thousand years」而不是「1000-year flood」。[16][17]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7%99%BE%E5%B9%B4%E6%B4%AA%E6%B0%B4

有班奶支連登畜奶埋垃圾支那翻譯,仲要食屎食上癮咁屌鳩埋其他人
黑臉疲勞(弔暴) 2023-09-09 02:52:30
Fable 2023-09-09 02:57:01
正解
大撚晒咩 2023-09-09 02:59:45
原來係咁,卸膊用。
淋殖 2023-09-09 03:01:56
港共執支共口水尾好耐啦
咩動態清零咩組合拳
商紂科技 2023-09-09 03:13:29
Lm
工傷管理學士 2023-09-09 03:16:22
原來500年好短,先係明朝
無常職人 2023-09-09 03:19:28
好簡單姐,過去幾十年 係香港都無聽過有咩天災會咁用
依家開始會用呢個字 大家知咩事啦
traveldany 2023-09-09 03:20:52
ONCE IN 500 YEARS.
Cyborgman 2023-09-09 03:26:24
On Lun 9,五十年大雨意思梗係持續五十年既大雨,正如十年戰爭都係解打足十年,唔係十年打一次

根本XX年一遇呢個講法係冇問題,為屌而屌
龜頭四 2023-09-09 03:26:30
所以你覺得講"琴日落左一場五百年大雨"係會好聽啲 ?
商紂科技 2023-09-09 03:33:49
其實係咪學術名詞 或者係咪真係500年一次 都唔重要

最重要係有咁大吹咁大

我已經盡哂力,有咩死人冧樓唔關我事

怪就怪個天 或者你自己唔好彩
我的大叔 2023-09-09 03:35:39
即係話政府d人真心唔識?
好似無學過統計?
多崎作 2023-09-09 03:46:40
大佬
咩說穿了係假設
佢的確係假設,冇得prove架
冇人話過有人證實到係完美嘅 normal distribution

咁唔等如佢喺度厘頭鳩噏

呢個說法業內好標準佢就喺度搵野嚟講
抽水抽過晒頭
雷姆我婆 2023-09-09 03:47:13
為反而反 on9仔
老師又中風 2023-09-09 04:14:24
黃絲版屈文妓
孫銘謙(左閘) 2023-09-09 04:19:01
五百年前(1523年)是嘉靖年間,港府難道有明朝天氣紀錄?


有。

小生 2023-09-09 04:23:07
佢自己有冇試過讀出黎 香港落咗500年大雨係咩玩法
呢d真係矯枉過正
負評唔駁正垃圾 2023-09-09 04:28:58
做多咗啦, 為屌而屌好撚戇鳩, 五百年一遇咪就係講緊個expected frequency
4K海底奇兵(鄭州) 2023-09-09 04:30:43
佢哋以為咁叫貼地
其實市井到仆街
多崎作 2023-09-09 04:39:26
//只要加入「全球暖化」此一參數,則昨晚那種暴雨的機率,將來肯定不止0.2%那麼小。從這角度看,所謂「五百年一遇」說法就更加沒意義了。你擲毫,也不會把「公」或「字」稱為「兩擲一遇」,那麼中国大陸和香港官方,何以樂此不疲講「百年/五百年/千年/五千年一遇」呢?//

呢個仲離譜⋯佢係咪唔係讀理科,鳩噏下當食生菜

依家個distribution 咁梗係用依家有嘅數據
佢嗰個Conditonal 嘅未來假設點可以用嚟量度今日雨量嚴重性?用未來拉高依家條curve ?
未來胖子 2023-09-09 04:40:39
痴線 自己都譯得咁鳩仲要笑人
撚狗專員 2023-09-09 06:33:18
我想問


千年一遇美少女 算唔算 支那話



1000-year bishoujo
直譯點跟


會唔會有人get錯千年老女人?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