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你係根據乜嘢話 wo1/wo5 作「毈」同埋 wo1 ho2 作「贕毻」,到底係引述文獻是原創研究?
我首先搞唔清楚嘅係,究竟你係想講「鍋可」係寫做「
贕毻」?定係想講寫做「
毈毻」?因為你一開始話:
樓主原文應該係講「贕毻」
細個聽人讀 鍋可 (wo1 ho2),主要理解係指一啲野唔成事,達唔到理想結果。
咁即係「贕毻」啦?但之後你又話:
好,再重溫一下個WO字點寫:
毈
贕從「𧶠」,
毈從「段」,係兩個完全唔同嘅字,讀音亦不同。
但你之後引經據典講
毈 字點解,咁我先假設應該係
毈 啦。咁照我睇,要證明「鍋可」寫做「贕毻」,起碼要解決以下問題:
1. 讀音問題。
「贕」根據你所引嘅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徒玩切,音段。【說文】卵不孚也。【玉篇】不成子曰毈。【淮南子·原道訓】獸胎不贕,鳥卵不毈。【高誘註】胎不成獸曰贕,卵不成鳥曰毈。【揚子·法言】雌之不才,其卵毈矣。【張華·禽經】鸛,水鳥也。伏卵時數入水,冷則不毈。 又【集韻】杜果切,音惰。義同。」
呢段解釋係嚟自《康熙字典》,本書畀咗兩個讀音,(1) 徒玩切,音段 (2) 杜果切,音惰。《康熙字典》直音一般不足為訓,不過呢兩個例子照用直音係 OK 嘅。徒玩切音段 [dyun6],杜果切 即係 徒果切 音 惰 [do6]。問題係冇一個音係讀 [wo5]。係,杜果切今讀 do6 係濁上變去結果本讀上聲 (即 [to5] 妥),但都仲爭個聲母,大纜都扯唔埋。解釋唔到音變原理,個寫法就流於穿鑿附會,唔見得比「窩可」「鍋可」合理(窩可都叫啱音)。
2. 點解 wo5 = 贕 代表 wo1 ho2 係 贕毻。
呢條 thread 講嘅係 wo1 ho2,樓主問及此詞寫法,你覆話係「贕毻」。但你成個焦點都集中喺「贕」道,講緊嘅其實一路亦都只係 [wo5] 嘅讀音同你認為嘅寫法,而冇任何說明去解釋點解個 [wo5] 係同 [wo1 ho2] 有關連。
3. 點解 wo1 ho2 個 ho2 係「毻」。
我學你引《康熙字典》話:「【廣韻】湯臥切【集韻】吐臥切,𠀤音唾。【博雅】解也。謂鳥獸解毛羽也。【揚子·方言】隋、毻,易也。【郭註】謂解毻也。【郭璞·江賦】產毻積羽,往來勃碣。【註】毻,音唾,落毛也。與𣮆同。【庾信·老子廟應詔詩】毻毛新鵠小。 又【玉篇】他果切,音妥。又【廣韻】他外切【集韻】吐外切,𠀤音蛻。義𠀤同。」此字有三讀:湯臥切 音 [to3 唾],他果切音 [to5 妥],他外切音 [teoi3 退]。首先都係嗰句,三個音都同 ho2 有頗大距離,點拉到落個 ho2 音道呢?
4. 「毈毻」意義問題。
你話(wo1 ho2) 寫做「毈毻」,繼而根據字典解釋話「毈」係「以為隻蛋可以孵到雀仔,點知後尾戇鳩鳩生勾勾,毛都冇條。咁就係WO咗」。但同樣以字典為據,「毻」個解釋係「謂鳥獸解毛羽」,又或者據《廣韻》,解釋係「鳥易毛也」(《康熙字典》話三個讀音「義𠀤同」,係三個讀音都係咁解法)。好嘞,「贕」係「雀仔毛都冇條」,「毻」係「雀仔換毛」,點解雀仔「毛都冇條又換毛」可以解成係件事衰咗、玩完呢?(其實「毛都冇條又換毛」唔係好啱,個解釋應該係「孵唔到雀仔嘅蛋嘅雀仔換毛」)
我就見 wo5 作「毈」喺《粵語同音字典》(1974) 有提過,原書「𢰸」字釋云「粵字,敗壞:『𢰸蛋』。俗又借毈(本音段)代用,因《集韻》又音惰,義同,與和之低上聲相近。見《俚語俗字攷》及《廣州方言研究》。」原書冇提《俚語俗字攷》、《廣州方言研究》作者版次,《俚語俗字攷》唔知佢講緊邊本(佢參考書目冇寫),《廣州方言研究》就有兩本,但由於參考書目冇寫,唔知佢講邊本,唔知原文如何。但無論係點,佢都只係話「俗又借毈
代用」,都係借字一個,既然係借字,又唔通用,何必標奇立異呢?
所以都係嗰句,究竟呢個「贕毻」邊道嚟,提出呢個寫法嘅人,又有冇解決以上種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