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提示語進階說明書:通用三層結構+九個技巧,輕鬆讓AI完成複雜的任務

話咁快

34 回覆
22 Like 1 Dislike
話咁快 2023-04-30 12:16:00
madoka 2023-04-30 22:14:39
話咁快 2023-04-30 22:18:27
有無用開 ChatGPT ?
話咁快 2023-04-30 22:19:42
仲有好多,不過懶得貼

AI和Web3就像孫悟空與唐三藏,相互搭配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3873

香港醫療AI危機——在AI時代居安思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556

使用AI的基本原則:「節勞」不要代勞,軟實力不要變「偽實力」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346

不要把ChatGPT當搜尋引擎用,用人工智慧驗證資訊只會把自己氣死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257

美麗新世界還沒有到來:對文案高手而言,現階段的AI工具可能反而是種負擔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3891
madoka 2023-04-30 22:35:47
返工必用
話咁快 2023-04-30 22:38:11
你係用要 VPN 嗰隻 ChatGPT ,定其他入口,譬如 Poe?
madoka 2023-04-30 22:41:12
有幾個open ai chatgpt 嘅account
研究緊用自己部notebook run LLaMA
話咁快 2023-04-30 22:45:06
話咁快 2023-04-30 22:45:39
我得一個。
開嗰時無諗過係喎,一個會唔夠用
madoka 2023-04-30 22:49:36
多左嘅account 係share比屋企用
仲有想用openai 嘅api,d CREDIT仲未用
話咁快 2023-04-30 23:20:51
你用嚟主要做文書工作?
話咁快 2023-04-30 23:45:5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kA21QtD5c

大家係用緊 plus 定 free ?
大西北姿粉客 2023-04-30 23:59:39
高質文
madoka 2023-05-01 00:08:37
YES
話咁快 2023-05-01 07:42:13
數學界搖滾巨星陶哲軒:讓ChatGPT成為你的常駐「發散模式」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749

文: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之前聊到OpenAI的報告中,指出「數學家」將大幅受到ChatGPT影響。但影響並非總是負面的「被取代」,也可能是如同從騎馬變成開車那樣,透過工具加速發展。

對此,陶哲軒做了最好的示範。

誰是陶哲軒?

陶哲軒(Terence Tao)被譽為是當今數學界的搖滾巨星,24歲成為UCLA教授,31歲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他是美國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日前才在白宮開會,負責提出AI相關的政策建議。不同於刻板印象裡的數學家總是孤獨、與世隔絕,陶哲軒大量與人合作研究,樂於在網路上發表想法。

​前幾天,他發表了一則貼文,(請ChatGPT翻譯+我潤飾)內容如下:

我開始覺得AI工具是Cunningham's law的一種變體:「在網路上得到正確答案的最好方法不是提問,而是張貼錯誤的答案。」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好幾次,我問ChatGPT一些問題時,我不滿意它輸出的結果。但是,這些結果卻能誘發我找出更接近正確的答案。

最終,我只從ChatGPT產生的文本中借用一兩個句子。然而,如果沒有ChatGPT產生的文本作為提示(prompt),我想我的靈感就不會被啟發,也無從產生我的答案。 」

人腦與電腦互下prompt

在這個例子中,陶哲軒認為不僅是他對ChatGPT下prompt,ChatGPT產生的文字,也反過來可以看成是AI對人類下的prompt。然後,陶哲軒會受到這個錯誤但有趣的提示啟發,進而想出正確答案。符合Cunningham's law,錯的答案引出對的答案。

盡信書不如無書。​如同我們不能完全相信網路上的論點,自然也不該對ChatGPT的內容全盤接受。我們不能將所有的思考責任轉移到ChatGPT上,應該將它的回覆視為一個建議,一個靈感的來源。這也是所謂的「批判性思考」。

當我們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就能更加發揮ChatGPT的價值。因為它的回答是基於大量資料,加上一定隨機性的回覆。因此可以跳脫我們獨自思考時的框架,提供不一定正確,但有一定邏輯性的答案。​這跟在「發散模式」時尋求的靈光一現,有某種程度的相似。

​《大腦喜歡這樣學》提過,大腦有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前者是聚精會神,專心投入的狀態,後者則常發生在散步、放鬆時。

專注模式可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也見樹不見林。發散模式則讓思緒自然漫遊,容易產生靈感。或許你有過這樣的經驗,讀書時算數學卡住想不出來。離開房間走一走,喝口水回來,忽然就想到解法。發散模式大概就是這種感覺,能讓我們跳脫框架,更靈活的思考。

但就算是在發散模式,等待靈感降臨也有點像抽樂透(或是降乩?)那樣,有點碰運氣的成分在內。

讓ChatGPT成為你的常駐「發散模式」

可在陶哲軒手中,ChatGPT就是他的常駐發散模式。

早在一個月前,陶哲軒就發表了數則他使用ChatGPT的心得:問它數學題目,請它證明,給提示請它找出相關文獻。ChatGPT不一定都能做到完全正確,可它的回應,都能激發陶哲軒更多的靈感。它就像是一位正在散步的博學友人,邊走邊隨意打字,帶點不負責任的心態,想到什麼就回覆你什麼。

​AI這項新工具到底該怎麼使用,有各式各樣的說法。陶哲軒的用法讓我們看到不僅是要問個好問題,本身還要具備足夠的判斷力,以及舉一反三的聯想力。在人腦的引導下,人類與AI互下提示,宛如一場雙人舞一樣,或許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未來人機協作模式。
活動訊息

因應這樣的趨勢,我們於今年暑假的實驗營推出了全新主題課程,將與孩子們一起動手做出「#懂得思考學習的AI火柴盒」。人工智慧的背後仰賴大量的數學思維與邏輯分析,在訓練機器人的同時也能訓練自己,有助提升自我思辨與策略分析能力。讓數感實驗室帶著孩子一起走進大AI時代!
艾沙雲🐣 2023-05-01 07:45:37
話咁快 2023-05-01 21:53:51
你有用開?
話咁快 2023-05-01 22:04:21
有地方好過 ChatGPT ?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