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hoven is intense; Joseph Haydn is playful.

5 回覆
1 Like 1 Dislike
2023-04-10 08:50:05
When Beethoven discovered that he was going deaf, he was seized by an incredible, overwhelming, agonizing frustration. His music is about this feeling. He expresses his frustration so clearly — so articulately, in a musical sense — in every note of his compositions. Beethoven’s music is intense. Now, this isn’t to say that great composers must be intense. Joseph Haydn, for example, exuded cheerful playfulness in almost everything he wro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ZF3kBZQ6E
2023-04-10 09:17:17
識d野
2023-04-10 09:18:36
and mozart sucks
2023-04-28 07:38:58
最近 sub 左 flowkey ,睇下學唔學到彈琴
2023-04-30 08:17:08
普瑟爾、羅貝爾、拉摩曲目的歷久彌新,巴洛克歌劇其實和今天的綜藝娛樂節目不相上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324/fullpage

文:邢子青(資深古典音樂媒體人)

如果和任何一位現代歌劇迷聊起莫札特(Mozart)、威爾第(Verdi)、華格納(Wagner)、普契尼(Puccini),恐怕話匣子一開就很難停下來,但如果提到三百年前的「巴洛克時期」歌劇,也許不要幾分鐘,這個話題就會打住。

對21世紀的觀眾來說,「巴洛克歌劇」似乎有些遙遠,因為遙遠就比較少接觸,也因為少有接觸所以會覺得陌生。事實上,撇開年代久遠的問題不說,如果從表演手法以及感官效果來看,其實巴洛克歌劇和今天的綜藝娛樂節目可說是不相上下。

英國巴洛克歌劇之最

在歌劇發展史上,一般人最先想到的不外乎是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地的歌劇創作,至於英國,或許還能在歌劇老饕的腦海中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普瑟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

普瑟爾至今還為人記憶,則是因為他在1689年創作的歌劇《迪多與阿涅亞斯》(Dido and Aeneas),這部以特洛伊戰爭後續為背景的作品,敘述迦太基女王迪多與特洛伊英雄阿涅亞斯之間的愛情悲劇,其中的管弦樂法、宣敘調與詠嘆調的安排、合唱團的搭配、以及芭蕾舞蹈的穿插,讓這部作品成為英國巴洛克歌劇史上的代表作。至於在這之後的《精靈之后》則又另當別論。

嚴格來說,《精靈之后》並不是正式的歌劇,而是穿插了口語對白、演唱、芭蕾、管弦樂演奏的表演形式。在這種所謂的「半歌劇」(Semi-Opera)演出形式裡,為了配合劇情發展,聲光效果絕對不可或缺,舞台裝置與機關設備相對就更講究。如此一來,觀眾不只享受音樂、舞蹈、戲劇,還能滿足視覺效果,這就是17世紀當時英國所盛行的舞台表演藝術。

普瑟爾在1692年推出的《精靈之后》,藍本出自於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靈界的夫妻爭執、凡塵的愛情糾葛、精靈之后與驢頭男子的意亂情迷等,光是在劇情上就充滿了引人入勝的趣味,再加上舞台表現方式的「壯觀」(Restoration spectacular)定位,為了製作一齣半歌劇,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就算以今天的角度來看,也堪稱所費不貲!即便今天不常見到這齣作品的搬演,但是劇中豐富的舞蹈場景音樂,多少能滿足現代觀眾對於巴洛克歌劇的想像!
法式異國風情,別具風味

普瑟爾的《精靈之后》,除了華麗壯觀的整體效果之外,就音樂方面來說,其實還受到義大利以及法國歌劇的深刻影響,前者對於歌唱旋律的講究,加上後者輕快通俗的風格,雙雙造就了普瑟爾作品的雅俗共賞。

在同時期的法國歌劇樂壇,也正處於大鳴大放的年代。備受「太陽王」路易十四寵信的宮廷作曲家盧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帶動了法語歌劇的盛行,在他筆下的聲樂演唱,融合了法語抑揚頓挫的獨特語調,除此之外,舞蹈場面更是不可或缺,這些基本要素也構成了往後法語歌劇的創作基礎。

在盧利之後興起的法國作曲家,更是積極地尋求多元化的表現手法,他們融入更多義大利歌劇風格,不只旋律抒情優美,整體更加輕快流暢,很特別的是,異國情調也成了最受歡迎的戲劇元素。其中堪稱佼佼者的作曲家就是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他的舞蹈歌劇《異邦戀情》(Les Indes galantes)就是典型的例子。

從「舞蹈歌劇」(opéra-ballet)四個字來看,我們就不難了解這齣歌劇的定位,芭蕾與歌唱都是重點,說得更簡單一點,「載歌載舞」是這部作品的特色之一。

但拉摩並不僅止於此,歌劇劇情背景還遍及中歐波蘭、近東土耳其、南美祕魯、南亞波斯、以及美洲原住民,18世紀歐洲人的世界觀——或者說對於歐洲之外地區的陌生與好奇——在拉摩的筆觸之下,顯得趣味盎然。更值得一提的是,拉摩藉著生動的管弦樂法,把風雨來襲、地震情景描繪得栩栩如生,光是這一點,就值得一聽究竟!
具象與意象,都需要想像

一首樂曲,除了旋律、節奏、和聲、調性之外,是否還需要文字輔助說明?音樂是否需要標題?沒有標題的音樂,究竟要表達什麼?

以上,都是大哉問,歷來音樂學者各有見解,直到今天還沒有定論。有人喜歡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不只是音樂好聽,作曲家在各個樂章附上的十四行詩,具體說明了音樂所要表達的情境。換句話說,這種所謂的「標題音樂」(Program Music),更能帶領聽者「身歷其境」。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就算沒有標題的音樂,其實也能觸動人心。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家喻戶曉的《命運交響曲》,原本只有《第五號交響曲》的名稱,之所以會有「命運」的別稱,完全是出自後人的意會,就連貝多芬也不知道這回事。可是,歷來的欣賞者幾乎都能聽出樂曲背後的弦外之音,所以說,不論是否有「命運」兩個字,都無損於聆聽這首樂曲的心靈共鳴。

就我個人看法,不管有沒有標題,也不論作曲家是否附上說明性質的文字介紹,只要欣賞者有想像力,願意打開耳朵和心靈,即便是再怎麼抽象的作品,也能聽出屬於自己的想像空間。法國作曲家羅貝爾(Jean-Féry Rebel, 1666-1747)的《宇宙四象》(Les Élémens)則是兼具了意象與具象的趣味。

提到「四象」,研究易經的人或許會聯想到「少陽、少陰、太陽、太陰」,也就是「天之四靈」;而熟悉占星學的人則會想到「土、水、火、風」,這四象不只孕育萬物生長,還分別象徵了身體、情緒、能量、頭腦,甚至以此劃分出星座四象。

羅貝爾下筆創作《宇宙四象》的時候,是否有聯想到占星學,這一點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西元18世紀的藝術創作裡,「自然意象」是極為常見的主題之一,這多少和當時的啟蒙運動思想有關,主張「理性」是哲學和文化的唯一依歸。

羅貝爾在他的芭蕾舞劇《宇宙四象》當中,並不急著去探討這麼形而上的話題,他只是想嘗試透過音樂來勾勒「當所有法則規矩降臨世界之前的宇宙景象」。作曲家的親自說明,足以留給聆聽者無盡的想像空間。

從一開始「混沌初開」(Le cahos)樂聲響起的剎那,或許會讓第一次聆聽這部作品的人感到震撼!羅貝爾的音樂設計的確打破了我們對巴洛克音樂的傳統印象,即便在21世紀聽起來,這樣的手法依然相當前衛,但卻足以撼動人心,帶來全新的聽覺體驗。

聽了這段音樂,再去比較海頓(Joseph Haydn, 1732-1809)的神劇《創世紀》(The Creation; Die Schöpfung)同樣描述開天闢地的情景,我相信您會覺得:羅貝爾的確出人意料!

之後的樂章,羅貝爾分別藉著巴洛克時期常見的舞曲,來創造他所想像的「土象與水象」、「火象」、以及「風象」,樂曲的速度快慢、樂器的巧妙運用,巧妙地連結了羅貝爾和你我的想像空間。
Oldies, but goodies

普瑟爾、羅貝爾、拉摩,這三位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雖然時空背景距離今天遙遠,但是他們的作品依然能在今天的音樂會和唱片錄音裡出現,就足以表示歷久彌新。對現代聆聽者來說,抱著嘗鮮心情來聽古早樂曲,我相信您會了解什麼是「Oldies, but goodies」,而且會愈聽愈有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cJb-HVMx4&feature=youtu.be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