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20525/606181465738186752894305.jpeg/-2JPuYVj9G-CzOKqwciaD9JHMBTg2PejpV5AWaVeQFk?v=w960)
葵涌廣場。(資料圖片)
樣本每克含15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
食安中心表示,在葵涌廣場地下一間食肆,抽取炒米粉樣本檢測後,結果顯示每克含15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其後在跟進調查時,發現該食肆已暫停營業,將繼續跟進事件及採取適當行動。
食安中心續指,根據《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即食食品每克含超過10萬個蠟樣芽孢桿菌,即屬不滿意。換言之,該炒米粉樣本含菌量超標14倍。
蠟樣芽孢桿菌過量將引致嘔吐及腹瀉
食安中心又指,蠟樣芽孢桿菌普遍存在於環境中,如製作或貯存食品的過程欠缺衞生,可引致該菌繁殖。若進食含過量蠟樣芽孢桿菌,或其耐熱毒素的食物,可能引致腸胃不適,例如嘔吐及腹瀉。
食安中心提醒,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第54條的規定,不論進口或本地生產,所有本港出售的食物,必須適合供人食用。若觸犯有關法例,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