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bTWQ-Jp5lvc
如果你睇完認同 就可以睇下一段片 :
https://youtu.be/thY6Et2XseA
就住佢改良左既Strategy 我試下用EXCEL 去模擬下 的確係成績唔錯
月供1000 DCA 1995-2023 成本339000

價值平均3.0 1195-2023 月供1000 成本只需248128

價值平均法 (Value Averaging, VA) 與定期定額投資 (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 都是投資方式,但它們的核心理念不同。
DCA是將固定金額定期投資於市場,無論股價漲跌,每次投資的買入單位都相同,長期來說不論市場的走勢如何,都可以平均分散風險,降低購入成本。
而VA則是設定投資目標金額,然後會根據市場表現而有所變動,如果投資的效益達不到預期,則會在相應的時間增加投資金額來實現目的。
因此,就算最後VA所得總資產比DCA少,並非代表跑輸DCA,而是因為採用VA的投資人,會在股價較低時增加投資金額,而股價回升時,停止增加投資,擁有的資產相對較少,但相對股票成本亦投入較少,容易收回成本 , 而且也較接近其目標金額。
價值平均法 (Value Averaging, VA) 比定期定額投資 (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 更能夠減少持股時壓力,原因如下:
1.投資金額隨股市波動攤平:DCA 固定金額定期投資,市場股價波動時會導致購買相對數量的股票有所變化。當市場股價持續下跌時,持股人容易產生焦慮和厭惡,因為他們會認為他們的投資正在失敗。相對地,VA 即使在市場股價下跌時也會增加投資,並根據股票的實際價值來決定投資的金額,能夠更好地分攤風險,減少持股時壓力。
2.更高的回報機會:VA 基於目標值的投資方式使得更多的投資資金可以在股票價格低時進入市場,這將使得投資人的投資回報機會更大,因為他們在低點買入的股票可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回報。
3.沒有供款鈍化問題 , 當面對大趺 每月供款變得杯水車薪 , 特別是一次過買入再定投的組合 我測算20年QQQ後期只能每月買幾股
當下趺20-30%時 卻只能買幾股會變得心理壓力很大 ,加強了下趺賣出的心理暗示
總的來說,價值平均法因為其基於目標值的投資方式以及科學算法的配合使得它更能減少股票下跌帶來的持股壓力,並且具有更高的回報機會。雖然大牛市會跑輸DCA 但壓力降低不少
而且使用VA是看路徑增長 , 投資前已經設定一個目標 而DCA 則是時間到了看到時有多少總資產 是靠天吃飯 , VA則是跟路徑而行 設定多少% 投入多少 預期了一個目標 最多是早點達到或遲點達到 心態與方向有所不同
工具方面 VOO QQQ LETF自行考量風險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mcYg7CZpa0Mv_iMEFSu2Esi5-h0ynYtP/edit?usp=sharing&ouid=115440568510415026864&rtpof=true&sd=true
檔案-建立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