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地目前正建造I.PARK1主處理大樓及完善基建設施。(盧翊銘攝)

位於石鼓洲旁的人工島正興建垃圾焚化爐,當中重6000公噸的巨型鍋爐燃燒機組早前經水路運抵人工島,準備組裝。(鍾林枝攝)
全港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超級焚化爐「I.PARK1」預計於2025年落成,第一個巨型機電設備組件已於2月12日運抵本港。該組件重約6,000噸,為I.PARK1六個鍋爐焚燒組件的其中一個,屬同類型組件全球最大之列,由珠海預製工場橫跨150公里,送至石鼓洲外海人工島工地,單計運輸時間已耗時三日,而這種付運方法亦是香港初次嘗試。
目前承建商正繼續基建設施及組裝工作,包括安裝儀器及接駁電力系統。環境保護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鄧偉權指,「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好處是可以提升成本效益,令多項工程可以同時進行。他預計,I.PARK1餘下11個組件可於今年第三季前全部運抵香港。
I.PARK1投入運作後,都市固體廢物將以貨櫃裝載,每日以船隻從現有的廢物轉運站送抵石鼓洲外海人工島碼頭焚化,過程所產生的熱量會被回收,產生的電力供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日常運作,估計全面運作後每年可輸出約4.8億度剩餘電力至公眾電網,足夠供10萬戶家庭使用。剩餘電力會經由海底電纜輸出至現有電網。被處理的都市固體廢物體積可減少90%,以固體廢物取代石化燃料發電及減少都市固體廢物的堆填量,每年估計可減少約440,000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