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大狀」大賣座,票房突破 6,000 萬元。 顯示香港電影繼功夫、警匪之後,在港版國安法籠罩之下,在「背靠中國」的亂局之際,又在電影創作的座標上找到另一個起點。 正如中國人自古以來缺乏公義,才有武俠小說;「毒舌大狀」和「正義迴廊」這兩大法庭戲賣座,也突顯了香港民間近年感到司法公正已經動搖的深切焦慮。 此一焦慮,正揭示香港逐步「完全回歸中國」。
包青天的戲劇,一百幾十年來在中國民間都是長久收視保證。中國大陸,幾十年來,為康熙雍正立過傳,也對清宮裡的小燕子和甄環等細碎的宮廷鬥爭很有興趣,也為漢武帝、朱元璋等拍過電視劇集,秦始皇則更不計其數;連長毛「太平天國」也有過歷史劇,2009 年,電視劇「包公」也沒有缺席。 歷代皇帝有三百多個,包公只有一人。中國觀眾今日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包公,包括民間大媽,一定看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洗腦效應得致,全國看得哭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