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油安全事故,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進行首個食油測試。測試發現 41 款含塑化劑,另外 46 款亦含基因致癌物。消委會促請政府制訂食油安全標準,加強食油安全。
消委會早前測試 60 款市面較常見的食油樣本,當中包括:特級初榨橄欖油、芥花籽油、粟米油等十種不同食油。
測試發現 41 款含塑化劑,當中 5 款更高於本港行動水平和歐盟遷移限量的標準。超標情況由 0.6 倍至 4.2 倍不等,由高至低順序為:「Sunny Meadow Blended Canola Oil and Olive Oil」、「佳之選調和油」、「保得橄欖果渣油」、「Clearspring Organic Tunisian Extra Virgin Olive Oil Unrefined Cold Extracted」及「大昌食品優質純正花生油」。塑化劑測試中,2 款食油亦檢出殘留俗稱哥羅芳的「溶劑三氯甲烷」。
除了塑化劑之外,42 款檢出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46 款更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動物測試顯示,長期過量食用氯丙二醇,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而世衞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亦將環氧丙醇評為「很可能令人類致癌」的第2A組致癌物。
消委會稱,食油所含的化學物超標,須長期大量進食才會構成健康威脅,反應亦因人而異。然而,委員會強調,食油普遍使用,其影響力不容忽視,建議政府早日立法,制訂食油安全標準,加強食油安全。同時,消委會亦促請業界,積極檢視原材料及生產程序。
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E6%B6%88%E5%A7%94%E6%9C%83-41%E6%AC%BE%E9%A3%9F%E6%B2%B9%E5%90%AB%E5%A1%91%E5%8C%96%E5%8A%91-46-%E6%AC%BE%E5%90%AB%E5%9F%BA%E5%9B%A0%E8%87%B4%E7%99%8C%E7%89%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