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交鋒: 1974年分組賽
1974年世界杯,全能足球之父米高斯帶領的荷蘭正處於巔峰狀態。分組賽,告魯夫射入2球,帶領荷蘭4-0橫掃阿根廷。荷蘭其後殺入決賽,可惜不敵東道主西德。
第2次交鋒: 1978年決賽

1978年世界盃的主辦國是阿根廷,當時荷蘭球王告魯夫因反對軍政府獨裁,而拒絕前往阿根廷參賽;多年之後,告魯夫終於說明當初之所以拒絕徵召,真正的原因是家人遭受綁架(但另一說法是他與荷蘭隊友們不合)。
阿根廷在首輪分組賽僅以次名晉級第2階段的分組賽,在第2階段分組賽B組頭兩輪,阿根廷及巴西同樣一勝一和,而巴西末戰以3:1贏波蘭。如果阿根廷想獲小組首名入決賽,在較後時間對秘魯必須要淨勝4球或以上。然而,秘魯在過去5場合共才失6球。
另一方面,場邊的政治疑雲與各種「假球陰謀」,也繪聲繪影地在賽後流傳。

像是在比賽之前,甫從華府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也應阿根廷獨裁者魏德拉將軍的邀請,以「私人好友」的身份趕赴阿根廷觀戰。2名政治大老,甚至在秘阿戰開賽之前,攜手「突襲了」秘魯的更衣室,錯愕的秘魯球員只能原地立正、緊張地聽著大將軍「沒頭沒尾地高談拉美大團結」的心理戰施壓。
最後,神奇的事出現,阿根廷以6:0大炒秘魯,巧合地提供了阿根廷足夠的進球數,妥妥當當地將地主隊「送」進了決賽;取得小組首名入決賽。

阿根廷在決賽面對A組首名的荷蘭,阿根廷由甘巴斯開紀錄,而荷蘭就由南寧加末段建功追平。法定時間1:1。阿根廷其後在加時攻入兩球,以3:1擊敗荷蘭,首次封王。阿根廷的甘巴斯攻入6球,成為神射手。

第3次交鋒: 1998年8強
1998年世界杯8強,阿根廷與荷蘭再次相遇。
當年兩隊都可以說是黃金一代,荷蘭由阿積士的兄弟班為骨幹,而阿根廷則有一班在意甲球會效力的球星,如巴迪斯圖達,領隊則為78年冠軍隊隊長巴薩里拉。

比賽二十分鐘已有兩個入球,分別由古華特和盧比斯射入。及後比賽打得激烈但未有入球。76分鐘,荷蘭後衛紐曼2黃1紅出場,荷蘭陷入劣勢。但到了比賽末段,兩個經典一幕出現了。

戰至86分鐘,身穿10號球衣,被喻為馬勒當拿接班人的奧迪加殺入禁區一跌,球證認為插水未判12碼,而他起身時,竟以頭撞對方龍門雲達沙,結果被球證以紅牌驅逐出場。
https://youtu.be/XsZkCFoqSBs
眼看要打到加時,阿根廷在89分鐘失掉了本屆賽事另一金球(前一球是英格蘭的奧雲射入了他的成名作)。法蘭迪保亞於後場60碼一起長戰,柏金上前一控,擺過對方艾耶拉,怒抽入網,為荷蘭射成2:1,殺入4強,最後奪得殿軍。
第4次交鋒: 2006年分組賽


2006年世界杯是眾多80後球星首次表演的大舞台。荷蘭的洛賓、雲佩斯和阿根廷的美斯首次站上世界杯。荷蘭和阿根廷被分在「死亡之組」。兩隊在小組賽第三場交鋒前,洛賓、雲佩斯和美斯均射入世界杯第1球,兩隊順利晉級16強。在小組首名的爭奪中,兩隊打得比較輕鬆,結果0-0握手言和。
然而,次名出綫的荷蘭於16強被以費高為首、新星C朗拿度壓陣的葡萄牙擊敗。而首名出綫的阿根廷亦於8強遭德國淘汰。
第5次交鋒: 2014年4強
2014年世界杯4強,荷蘭與阿根廷迎來了第五次對決。

這場比賽水平很高,攻守對決精彩紛呈。最終,阿根廷在12碼大戰中戰勝了荷蘭。那場比賽也留下了許多感人的場面。法定時間最後時刻,馬斯查蘭奴上演極限追擊,擋住了洛賓的絕殺。

失利後,在蒙蒙細雨中,洛賓走到場邊安慰為自己、為祖國哭泣的妻兒。

另一方面,殺入決賽的阿根廷,最後倒在了德國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