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打工仔都會苦惱每月扣除開支,到底應該儲幾多錢先夠。其實冇一個既定答案,要視乎你嘅目標,即使而家冇目標都冇問題,小編今次集合咗幾個建議,睇下邊一個適合你,最緊要量力而為同埋唔好做「月光族」,又或者儲住最基本嘅數,以作應急之用都無妨。
建議1:以港人每人每月平均存款作計算
上年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調查發現,在1,006名受訪者中,62%受訪者有儲蓄習慣,每月平均儲蓄約$6,600,而中位數就係$5,000。調查指,有20%打工仔儲$1,000 – <$3,000、14%打工仔儲$3,000 – <$5,000、有17%打工仔儲$5,000 – <$10,000,每月儲$10,000以上嘅人數佔26%。而打工仔一年嘅儲蓄平均目標為$208,000一年、中位數為$100,000。
假設打工仔由22歲開始就有儲蓄嘅習慣,每月都會將上述嘅平均金額$6,600港元存起,咁每年就有$79,400港元的存款($6,600港元 X 12個月)。
從22歲到29歲依8年間都維持依個習慣,喺打工仔踏入30歲嘅時候,就已經擁有$635,200港元的存款($79,400港元 X 8年)。
建議2:哈佛專家嘅「50、30、20」原則
根據哈佛財務管理專家 Elizabeth Warren曾提出一個至今仍廣為大眾採用嘅「50、30、20儲蓄法則」,即係將月薪嘅50%用作生活必要開支,30%用作個人開支(如娛樂),剩餘嘅20%便用作儲蓄。打工仔如跟從依個法則月儲2成,能夠令打工仔可以喺財務上取得平衡,清楚控管支出,同時能夠作消費提升自己嘅生活品質。
根據2022年第2季「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15至24歲組別:$14,000港元;25至34歲組別:$20,000港元。計算將會假設打工仔嘅每月收入為上述嘅月入中位數,扣除強積金5%,套入「50/30/20分配法則」,抽出20%作為存款用途,由於每人稅款不一,打工仔可在最後自行扣減所需扣減稅務:
22歲至24歳存款:每年存款金額有$31,920港元 [($14,000 X 95% X 20%)X 12個月],期間共有3年,因此總金額為$95,760港元($31,920港元 X 3年)
25歲至29歲存款:每年存款金額有$45,600港元 [($20000 X 95% X 20%)X 12個月=$45,600港元],期間共有5年,因此總金額為$228,000港元($45,600港元 X 5年)
喺打工仔30歲嘅時候,8年間嘅存款總數會有 $323,760港元存款。($95,760港元+$228,0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