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與必然性
2022-11-03 13:50:35
其實呢10年睇住好多佔據一定市場率嘅app/service由免費 /買斷變成月費收費
Netflix近排都轉風向唔鼓勵share and chill
根本所有大公司都謀住月費plan個營運模式,未行呢步嘅只係等同行出手先做醜人,等大家覺得變常態先收費
Twitter 藍tick而家就話唔影響一般人,到呢類模式越來越多,逐漸變成常態,你手頭用緊嘅服務就越多會變成收費(月費)
2006年,一隻單機game出個金色馬甲DLC,件甲唔加性能,只係提供多一個選擇,當時比人屌到仆街
放係今日,甚至幾年前(事隔10年),應該都0屌,仲會幫公司講返轉頭「唔駛賺錢咩?」
過幾年Google account轉月費,YouTube Maps Docs Sheets Forms 全部登入+收費先用到,剩係收發電郵免費,應該大部份人都屌住焗比錢
陸續各大OS改月費,Windows bundle MS Office懶係有折,各現有月費plan陸續推貴plan,所有大廠game都斬件賣,$1000一定玩唔齊基本野, $2000都唔使諗買得晒所有D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