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 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 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 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甚麼可 敬呢?為甚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 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製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 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 是可敬的。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啊!」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 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 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 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淘神、 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 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嚈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 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 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 苦人,莫過於無業游民,終日閑遊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 在哪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