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諱:喺古代帝制極權社會,有樣極權專制獨裁社會既產物,叫做「避諱」

103 回覆
174 Like 2 Dislike
2022-10-09 15:00:58



【前言】

喺古代帝制極權社會,嗱,即係二千幾年前去到百幾年前左右啦,好似係,總之就唔關而家事。有樣極權專制獨裁社會既產物,叫做「避諱」。

即係:「要避開觸犯忌諱的東西」。

「忌諱的東西」有好多,視乎被觸犯者既玻璃心有幾脆弱啦,有啲就連幸福都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

而家就唔洗多講啦,我們最幸福,咩都講得。

至於喺「極權專制獨裁」既古代,通常係避一樣野——「皇帝個名」
2022-10-09 15:05:50
1. 秦始皇


[1] 我地由第一個皇帝林峯個老豆,秦莊襄王講起。

[2] 秦莊襄王,姓嬴,名子楚。

[3] 秦始皇:「你班仆街以後都唔準講我老豆個名。以後個『楚』字唔用得!」

[4] 以上為設計對白。

[5] 嗱,皇帝話個「楚」字唔用得,但係當時明明就有大大個「楚國」存在緊……後世既我地當然知道秦始皇既解決方法係滅左「楚國」啦。但係喺必須要用個「楚」字,而又唔用得個「楚」字既時候,

就唯有用個意思相同或相近既字改左佢。例如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6] 用返人類語言解釋:丞相王綰話:「滅六國後,燕國、齊國、荊國遠離秦國,難以直接管治,所以應該分封皇子做燕王、齊王、王,管治哩啲地方。」

[7] You see ~ 秦始皇時代,「荊」即係「楚」。講緊相同地方。

[8] 根據劉殿爵教授既論文,「避諱」似乎要到秦始皇時代先出現。睇黎秦始皇係孝順仔。
2022-10-09 15:08:17
[9] 又,《史記》話,秦始皇,姓嬴,名政。咁你可能會覺得,個「政」字就實要避啦。《史記索隱》:「秦諱正,謂之端。」

[10] 用人類語言解釋上一句:「秦代唔講『正』,佢地叫『正』做『端』。」

[11] 因為「端」=「正」,意思相近。

【壽桃按】
我屌哂你地班 9upper 古人老母呀。秦始皇,姓嬴,名政。咁避個『政』字得啦。點解要避個『正』字先?
2022-10-09 15:09:23
[11] 以上既疑惑我中學時已經有。但當然我不求甚解,無嘗試搵過答案。而喺我畢業幾年後,寫哩篇文既當下,我發現偉大的劉殿爵教授喺1988年已經研究過。

秦諱初探 — — 兼就諱字論古書中之重文
http://www.cuhk.edu.hk/ics/journal/articles/v28p217.pdf

[12] 當中第228 頁有一句,簡直就晴天霹靂:秦始皇究竟是否名「政」,文獻不足,無法斷定

哩句簡直推翻哂我既常識,好傷心。諗返細個睇尋秦記,一定係林峯呃我。
2022-10-09 15:12:43
[13] 好彩現代有好多出土文物。班契弟古人寫既野信唔過,所以都係掘二千年既野出黎睇過先。

1975年12月湖北省雲夢縣掘到一批秦代竹簡,記錄當時的法律及公文,一手資料信得過。



入面避「楚」同「正」既例子有:

廿三年,興,攻荊。(避楚)
是以聖王作為法度,以矯端民心。(避正)


咁大約就證明到當時真係「以荊避楚」以及「以端避正」。

[14] 好囉好囉,等我省略哂其他複雜野,例如

A. 避諱係皇帝在生時避 定係 皇帝死左先避 定係 某一年皇帝宣佈完要避諱先開始避
B. 秦始皇究竟係嬴政,抑或嬴正
C. 《史記》有啲秦人傳記,無避秦諱

直接飛去總結,秦始皇既時候(起碼)有兩隻字係要避諱。就係「楚」同「正」。

相比起而家,真係幾咁幸福呢。


[15] 講左咁耐,「避諱」除左增加麻煩之外,仲有咩用呢?喺通俗角度黎講,我認為,有一個人要多謝「避諱」哩樣野。
2022-10-09 15:16:31
避諱之二(一座山一個男人和一堆尼姑)

[1] 首先我地講恆山。以下引自維基:

地理上的恆山山脈本來並非一座山,而是泛指河北西部到山西渾源的的太行山脈。

傳說舜北巡到恆山時,感慨其雄奇險峻,遂封為北嶽,位列五嶽之一。

《爾雅.釋山》記載:「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五嶽的大體指向在先秦時期就已經確立。


恆山雁門關。圖源 Andy ho
2022-10-09 15:18:03
[2] 但,個題目已經fail 左。恆山唔係一座山,而係一條蜿蜒既山脈。

[3] 但但,如果寫「一條山脈一個男人和一堆尼姑」,好奇怪嘛。

[4] 講起恆山,就諗起笑傲江湖恆山派,然後就係恆山派尼姑,然後就係小師妹儀琳。除此之外,你仲諗唔諗到其他關於恆山既野?我就無啦。


何美鈿
2022-10-09 15:19:05
[5] 上文提要。以前有樣野叫做「避諱」。簡單講,即係唔可以寫「皇帝」個名,如果事必要寫,就要諗辦法避左佢。例如秦始皇老豆叫子楚,當時既秦國人唔可以響秦王個朵,所以就唔用得個「楚」字,咁就唯有用個相同/相近意思既字代替。

因此,秦國人會用個「荊」字代替個「楚」字。因為「荊」同「楚」都喺泛指相同地方:湖南、湖北、安徽、浙江一帶。

[6] 之但係,秦朝好快(14年)就滅亡,中國由漢朝統治。

咁,漢高祖劉邦仲會唔會避你秦朝既諱?梗係唔會啦。佢日日楚楚楚楚楚楚楚楚楚楚你老尾都得呀。
2022-10-09 15:20:07
[7] 去返正題。眾所鳩知,恆山自古以來就已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係神聖不可侵犯既中國領土。自古以來恆山就係叫恆山,直至——漢文帝劉恆即位。

[8] 由於唔可以響皇帝個朵既關係,漢代人以後唔可以用個「恆」字。

遺憾地,漢朝國祚比秦朝長得多,廿八個皇帝,四百幾年。漢文帝劉恆係第三個皇帝,佢之後四百幾年,大家都唔用得「恆」字。受影響機構包括:

恆山
恆安邨
恆香月餅
中國恆大
恆生指數
恆河咖哩屋

[9] 以上既「恆」字全部要改。改做咩?改做「常」字。因為「恆」「常」意思接近嘛。所以呢,以下全部變成:

常山
常安邨
常香月餅
中國常大
常生指數
常河咖哩屋

「中國常大」係咪好政治正確?「常香月餅」係咪好想送畀偉大既特首呢?
2022-10-09 15:20:38
[10] 「恆」字改做「常」字,個人認為,等於幫所有野downgrade 咁。唔信既你碌上去再睇多次?

不過,佢係例外

2022-10-09 15:21:14
[11] 假設有人唔識佢,我建議你打鋪三國無雙/ 三國志等等暗恥遊戲。

趙雲,字子龍,是中國三國時期的蜀漢武將,生於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身高八尺(約185cm),姿顏雄偉。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劉禪。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領桂陽太守,翊軍將軍,領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鎮東將軍。箕谷失利後自請貶為鎮軍將軍。故後追諡曰順平侯,是為永昌亭順平侯。



由左至右:三國無雙、火鳳燎原、見龍卸甲
2022-10-09 15:22:10
[12] 趙雲,係恆山變成常山七百幾年間(西漢至南北朝北周),常山唯一名人。喺哩方面,佢絕對要多謝羅貫中同暗恥。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
趙雲聽了,連忙追尋。只見一個人家,被火燒壞土牆,糜夫人抱著阿斗,坐於牆下枯井之傍啼哭。雲急下馬伏地而拜。

夫人曰:「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面,妾死無恨!」

雲曰:「夫人受難,雲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雲自步行死戰,保夫人透出重圍。」糜夫人曰:「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雲曰:「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夫人速速上馬。」糜夫人曰:「妾身委實難去,休得兩誤。」乃將阿斗遞與趙雲曰:「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

趙雲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雲厲聲曰:「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奈何?」糜夫人乃棄阿斗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趙雲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放下掩心鏡,將阿斗抱護在懷,綽槍上馬。

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殺散眾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郃追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郃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衝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

後人有詩曰: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開長板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得顯神威。

張郃見了,大驚而退。趙雲縱馬正走,背後忽有二將大叫:「趙雲休走!」前面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面趕的是馬延、張顗,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透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後人有詩曰: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2022-10-09 15:22:46
[13] 試諗下,如果講成:「我乃恆山趙子龍也!」

係咪即刻廢左呢?換個字,成件事觀感即刻唔同哂。都話左趙雲要多謝劉恆。


[14]自從漢代將恆山改做常山之後,常山哩個名大約用左七百幾年,直至南北朝末期既北周。

(i)點解漢朝完左之後,魏晉唔改返做恆山?因為用左幾百年用慣左嘛,合理推論。

(ii)點解北周又要改返做恆山?因為行政規劃變左,斷估順手改埋。恆山郡 →常山郡 →恆州。

[15] 後來,仲有兩個皇帝叫阿恆。

唐穆宗李恆,唐朝第15代皇帝,在位4年。
宋真宗趙恆,北宋的第3位皇帝,在位25年。

RIP 恆山。皇帝用埋哩啲公廁名真係好煩。
2022-10-09 15:31:40
2022-10-09 15:32:24
抄定原創㗎
2022-10-09 15:35:20
地球上我暫時未搵到第二個人用粵語寫古文
2022-10-09 15:39:34
寫得好好 支持
2022-10-09 15:53:47
G持
2022-10-09 15:57:23
唔錯
2022-10-09 15:59:12
支持,好睇
2022-10-09 16:31:42
娘子,有神快拜
2022-10-09 16:33:58
2022-10-09 16:55:01
同果班SJW弱智左膠差唔多
2022-10-09 17:32:29
支持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