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因應MIRROR演唱會意外,康文署早前諮詢業界分「三級制」監督舞台工程,紅館、伊館納入最高一級,規定註冊結構工程師全程監督安裝工程,如果違反會有處分,影響日後租場機會。
據了解康文署上月初與九大藝團、演唱會主辦方等開會,建議演藝場地例如大會堂、文化中心實行監督舞台三級制。第一級,租場人只用場地原有的器材、吊杆,只需向場地舞台監督或技術經理申請,完成佈景後,他們會檢查;第二級,租場人自帶機器例如吊機,無論佈景會否移動,租場人要聘請註冊專業工程師,在完工時簽署文件,每日演出前租場團體要指定一名成員檢查佈景;第三級的表演較複雜,涉及空中飛人、載人佈景,以及在觀眾頭上的佈景,租場人要聘請註冊結構工程師,開工前先向康文署遞交負荷及結構計算報告,安裝時全程在場監督,完工時再遞交報告給康文署,租場人亦要找指定成員每日演出前檢查。
因為在紅館、伊館舉行的通常都是大型、複雜表演,所以只會用第三級來規管,同現行做法有何差別就是要結構工程師全程監督。如果有舞台安全問題或表演出意外,康文署會根據嚴重程度作出勸喻、發警告信甚至扣分,影響租場人士日後成功租用康文署場地的機會。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外務副主席陳力恒:「如果純粹繼續在紙上雕琢,只在備存的文件進發,對實際工藝有沒有幫助?我認為可參考建造業等行業,處方提供不同工種的訓練課程,反而相比純粹由工程師或管理角度去監管較安全。」
他又說如果聘請結構工程師,至少需要幾萬元,對規模較小的藝團負擔很大,近期政府推廣的藝術科技亦難以實行。
https://www.i-cable.com/%e6%96%b0%e8%81%9e%e8%b3%87%e8%a8%8a/62068/mirror%E6%BC%94%E5%94%B1%E6%9C%83-%E6%B6%88%E6%81%AF%E6%8C%87%E5%BA%B7%E6%96%87%E7%BD%B2%E5%88%86-%E4%B8%89%E7%B4%9A-%E7%9B%A3%E7%9D%A3%E8%88%9E%E5%8F%B0%E5%B7%A5%E7%A8%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