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artoflewislau/posts/pfbid02vcEbTrbkS71aihhaC7h4dvJrgZF5Vh8DV6hsRWpczoQ1ubVhCDmebivSf6m4RwGQl
//英女王去世,在香港引起很多情緒和爭執,因為她離世的消息令各種立場和世代的香港人,都要突然再次面對那遠去的前宗主國,被迫重估或者總結前朝統治。首先是大量民眾獻花,但當中的解讀乃是混雜,有人是懷念過去的香港、有人是見證歷史、有人是在表達對當下的不適,也有人是想到自己整個成長出身階段都在她的王冠之下渡過,現在悼念她,也是回望自己的青春。家英哥也可能是這種。
也有人對這種香港人的疑似戀殖十分憤怒,他們說香港在英治時期也十分水深火熱,也有白人佔據高位的時代。警隊在1958 年呂樂成為新界區總華探長之前,權力油水多的位置,一直由英人乃至同屬英帝國的印度人、蘇格蘭人、山東人、紐、澳大利亞、加拿大人等等掌握,一般華人低下層的地位就更可想而知。他們也會舉出大英帝國統治半個地球的時候,為不同國度的人民帶來種種災難。他們也會指出,其實世上很多受過英國殖民的人反而在反思、甚至會批評,不一定是臨表涕泣的表現。
這類意見過激的話,最後可能會變成知識份子看不起一般人的情況,忽視各種人在英治時期的經驗。羅家英說他感受過「人間福地」,確實不代表這就為異族殖民作了一個「好」的定性,他們可能只是慶幸當時能過上還行的生活,慶幸比起很多內陸同輩更加幸運。香港又經歷從清末到 49 年以後幾波難民潮,中國難民確實在這裡獲救了,甚至之後獲得空間力爭上遊,這個經驗與中國民族主義或國恥史觀都不符合,令上一代在天然的愛國中始終有些尷尬。
根據這些理論,香港誕生源自清帝國瓦解的第一道裂縫,是一個恥辱。因此 1997 年才這麼令人激動:一百多年前的恥辱終於結束。所以在一個恥辱的時間段 (1841-1997),理應整個都是恥辱,不應有甚麼溫馨愉快的記憶,但偏偏英女王逝世消息,在人群中勾起的正是過去不同正面感覺。香港在恥辱時間段,也從相當古典的農村、漁港、墟市集合體,變成新市鎮林立,向外開放,中產和專業人士陸續出現的金融中心,成就確實很難抹除。家英哥那一代的演藝英才,就是那個成果的一部份,看得到摸得到的成果。
以群眾壓力強他的小粉紅,因為主要接受了國恥教育,而無法理解這種具體矛盾,只能遷怒於現象。理論上邪惡的事物(英國異族殖民)中,竟然養出花,有人飲水思源,重視自身歷史過程,卻可能傷害其他人的感情。記憶可能冒犯教條,甚至不政確,但是記憶仍然重要。
王夫之說「有即事以窮理,無立理以限事」,大概是說應該從各種事物中找出規律,而不是先劃出一個理論、在現實裡選擇性印證你心目中的規律。香港是國恥,便是今天的極理,因此他們乾脆施壓取消了家英哥關於英治也有美好一面的回憶。弔詭的是,這種在中國網絡要下跪道歉認錯的違規記憶,也是數以百萬計人有過的生活經驗,從來沒甚麼奇怪。今天的權貴,好多都是英治社會成長出身,踏入英國人管的社會,最終爬到高位,所以那一代英語都比普通話好,這印記怎樣也除不掉。也許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對英女王有感覺,但選擇隱藏起來,因為時移世易之下表態涉英,很容易被人上綱上線攻擊。但對他們來說那般日子不是夢幻,畢竟他們自己就是英治的 fine product ,再三說它不存在,最終還是存在。例如說他的悼念選字就極具巧思,這都是過去那個老香港栽培出來。他事後怎樣道歉,這身功夫還是顯了出來。
至於更年輕的人,則未有年長一輩的長程體驗,可能就對英女王比較疏離。可能他們會問君主制為何繼續存在?很多年前,香港就有一批示威常客高舉英治時期的龍獅旗上街 (其實各種人舉各種旗一向是常態,最常見是中華民國旗的參與),當時從親中派到反共人士都說,這樣是戀殖嗎?為甚麼想回歸到英國統治?之後就是一堆類似羅家英收到的網民投訴內容:數典忘宗、漢奸、你們沒有經歷過英殖卻想回到過去…後來時間久了,有人落去問這些人,你們舉這一面旗是希望英國人回來嗎?他們幾乎所有人都表示,不是在爭取要香港回到過去。
在 2000 年那個年代接受的中小學教育,書本教材對香港自身的評論或定性,其實仍頗為持平,並沒有要我們否定自己。大清是怎樣衰退、香港如何開埠、英治時期各種困苦和不公,還有成就,都有講到。香港不是一個恥辱,它甚至在英治下成為整個中國陷入半封鎖下的其中一條命脈。很多人在 60、70 年代還寄物資給國內窮困親戚之類。也說到香港如何憑發展得早,有大批資金,協助中國改革開放。
在那個論述中,香港對中國充滿貢獻,並沒有一個章節要我們隱藏自己的好,因為在當時「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首任特首董建華名言之一),香港在英治時期的經驗和歷史都很好,因為能夠協助祖國現代化。到了 20 年以後,有了網民,大家都戰狼化,他們總之就拒絕地否定,不覺得英治時期有甚麼值得學習的。//